国庆当日近午时分,黎城县黄崖洞文化旅游区内军工湖附近聚集起大批游客——随着激昂的音乐响彻河谷,“水上飞人”表演准时开场。表演者身着专业装备,借助喷射装置从水面 “腾空而起”,在8米高空平稳悬浮后,接连完成 360 度空中转体、侧身俯冲擦过水面等动作。当两名表演者默契配合,以“空中双翼” 造型掠过河畔红色纪念雕塑时,现场掌声与欢呼声响彻山谷。
“第一次在红色景区看水上飞人,山水间的特技表演太震撼了!” 携家带口的北京游客张先生一边举着手机记录一边感慨,“孩子盯着飞人不肯挪步,还说要把这段视频发给同学,‘晒一晒’这个特别的国庆。”
这场名为《烽浪征途》的水上演艺秀,背后是团队连续3天的适应性训练。“我们针对河谷特殊的风向水流调整动作,就是要让‘红色山水+极限特技’碰撞出独特火花。”表演团队负责人介绍。
“没有枪没有炮我们自己造”。抗战时期,深藏太行腹地的黄崖洞兵工厂曾月产步枪400余支、炮弹2000余发。1941年那场荡气回肠的黄崖洞保卫战,涌现出“黄崖洞保卫战英雄团”等光荣集体。硝烟散尽,如今,这里是游人如织的黄崖洞文化旅游区。
国庆假期,拥有黄崖洞兵工厂旧址、黄崖洞保卫战遗址遗迹及烈士陵园等100余处纪念设施的黄崖洞文化旅游区,巧妙激活红色基因,推出“民俗+特技”融合大餐,为游客打造了一场兼具视觉冲击与文化韵味的节日盛宴,景区游客体验度显著提升。
在黄崖洞文旅区善陀民俗文化广场,上午10时开演的民俗展演洋溢着浓浓烟火气:彩绸旱船在“艄公”引领下模拟“破浪前行”,船头悬挂的红灯笼随风摇曳;呼啦火圈表演者周身舞动烈焰,创新编排的“五角星”造型引得快门声不断;身着景区特色服装的小丑“黄黄”手法娴熟地捏出五角星气球,向孩子们分发印有红色故事的小卡片。
“我们将红色文旅主题与文艺活动结合,借民俗展演传递文化,让红色故事直抵人心。” 黄崖洞文化旅游区负责人表示,国庆期间,“烽浪征途秀,双节聚黄崖”主题游活动每日循环上演,并与红色文化讲解专场、非遗美食区联动,打造“可观、可听、可品”的一站式体验,让游客在沉浸式互动中感受红色文化的魅力。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