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日,国庆黄金周首日,齐鲁大地上的文化地标——山东博物馆迎来了客流高峰,馆内人气如潮、热情似火。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怀揣对历史文化的向往,在此开启一场假日文化之旅。据统计,当日累计接待观众达到19852人次,彰显出博物馆日益增强的文化辐射力,更印证了公众对优质公共文化服务的热切需求。
全链条服务升级筑牢“安心观展”防线
为保障国庆首日观展体验,山东博物馆提前部署、多措并举,以“贴心+高效”的服务守护每一位游客的文化之旅。
延长开放,拓宽观展时间:假期开放时间延续至18:00(17:00停止入馆),并明确10月6日(周一)不闭馆,打破“周一闭馆”常规,最大限度满足游客错峰观展需求。
精细管理,守好安全底线:实行“领导带班+部门值班”制度,馆长亲自带队对展厅、研学中心、文创区等重点区域巡检,及时解决游客需求;安保、保洁人员加密巡查频次,供配电设施完成预防性检测,为观展环境提供坚实保障。
多元展览矩阵奏响“古今共鸣”乐章
国庆首日,山东博物馆精心打造“文化历史+红色传承+科技体验”的展览矩阵,开放展厅涵盖历史、艺术、革命文化等多个领域,让不同年龄、不同需求的游客都能找到共鸣点。
创新主题激发文化活力:新设展览“时代华章——张登堂绘画艺术展”。精选43件代表作呈现张登堂五十年创作脉络,从壮丽山河到时代纪实再到晚年新风,带领观众走进他磅礴又细腻的笔墨世界,感受家国情怀与艺术求索。
红色主题展点亮爱国情怀:“山河永固——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革命文物联展”持续受捧,330余套革命文物系统梳理根据地发展历程,不少家长带着孩子驻足聆听“文物背后的抗战故事”,成为国庆期间的“爱国主义教育课堂”。
传统文化展唤醒文化自信:“海岱日新——山东历史文化陈列”作为常设经典展,以“从远古到近现代”的时间线呈现齐鲁文明脉络,龙山黑陶、亚醜钺等镇馆之宝前挤满拍照打卡的游客。
数智沉浸展览吸引年轻群体:山东博物馆“福尔摩斯沉浸式主题展”“数智文化展厅”整合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前沿数字技术,突破传统展览边界,为广大市民带来可知、可感、可交互的沉浸式观展体验。“福尔摩斯沉浸式主题展”观众络绎不绝,慕名前来的侦探迷们纷纷化身“福尔摩斯”,通过专业的探案工具仔细勘查现场,在蛛丝马迹中抽丝剥茧,拓印证物、侧写凶手、破解谜题,通过沉浸式交互,体验破获悬案的成就感。
数智文化展厅内的“深海奇遇VR大空间”“VR动感影院”等成为“网红打卡点”,沉浸式体验“文化+科技”的魅力,四楼“南北极探索中心”首次试运营,带领观众多维度探索神秘的南北极,在生态保护的时代命题下,探讨人与自然的关系,融入中国南北极科考成果,创造出一场震撼的沉浸式视觉盛宴。
沉浸互动研学点亮“假日文化”温度
为让观展不止于“看”,山东博物馆在国庆首日推出“讲解+研学+文创”多维互动,让文化体验更有参与感。
立体讲解覆盖全需求:2025年国庆假期首日,专业讲解团队通过细致解读文物背后的历史故事,让沉睡千年的文物“活”起来;身着红色马甲的志愿者们活跃在展馆每个角落,为观众提供导览讲解等暖心服务,他们真诚的微笑成为馆内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智能语音导览服务为不同需求的国内外观众提供精准化服务,使导览设备获得最优参观体验,满足观众深入了解文物信息的观展需求;为了给观众带来多元、有趣的讲解体验,山东博物馆全时动态巡导社会讲解人员,提高社会讲解质量,打造了规范讲解的新风尚。导览咨询台工作人员始终耐心细致,高效解答各类问询,保障了参观流程的顺畅与舒心。用热情周到的服务践行“文化惠民、服务暖心”的宗旨,让每一位走进山东博物馆的观众都感受到好客山东的真诚与温暖。
主题研学吸引亲子家庭:“鲁博学堂”研学活动人气火爆,首日开展“大道之行”“礼赞山河”等一系列“我们的节日”博物馆主题研学活动,不少家长表示,这种“文化+节日”的研学形式,既让孩子学到知识,又能增进亲子互动,体验感十足。
文创热卖传递文化记忆:文创商店内,爆款文创产品持续热销,不少游客表示“把博物馆的文化记忆带回家,是最好的国庆纪念”。
以文化为桥,共庆祖国华诞。正值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6周年,山东博物馆以“以观众为中心”的初心,将历史传承与现代服务深度融合,让国庆首日的每一位游客都能在博物馆里“读懂齐鲁文化、感受家国情怀”。接下来的黄金周期间,博物馆还将持续推出“礼出东方”“月满中秋”等特色活动,以更丰富的内容、更贴心的服务,为公众打造一场“有温度、有深度、有乐趣”的假日文化盛宴,助力大家在文化熏陶中度过一个意义非凡的国庆假期。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