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了!这里的大熊猫,不仅会“功夫”,还特“宠客”
人道九寨沟之美,冠绝天下,神奇的九寨,名闻遐迩;没想到甲勿海的大熊猫也很“神”,太会“宠客”了!
这不,也许是知道国庆中秋双节快到了,国宝们一点也不耍“大牌”,在游客面前是大展才艺,大显身手,让人大饱眼福!
这边厢,“园区女主任”海海,一大早就爬上树“打望”迎客。不仅没有“官架子”,还非常“亲民”。
什么“就地十八滚”,什么“屁股朝下,平沙落雁式”,功夫熊猫的招牌动作,一点也不含糊,收获尖叫连连!
那边厢,“体操王子”新新也不甘落后,什么吊单杠,荡秋千 ,爬树,通通安排,火力全开,赢得“哇”声一片!
“我们园区的大熊猫都很好客,比较活泼好动,颇有明星潜质,不定啥时候就火了!”,甲勿海熊猫园景区副总经理杜晓明谈起自家大熊猫来是如数家珍,赞不绝口。
“甲勿海景区海拔2500米,到了10月底,11月初的时候,层林尽染,湖光山色,彩林辉映,美不胜收!如果运气好,还可能与野生大熊猫来一个不期而遇的邂逅!”杜晓明向游客发出了热忱地邀请。
九寨沟“智慧管理”+与山水共美 应对客流高峰“胜似闲庭信步”
据了解,今年暑期九寨沟景区连续24天接待游客达4.1万最大承载量,实现了安全、秩序、质量、效益、稳定“五统一”和无影响投诉、无刑事治安案件、无重大安全事故“三无”目标,获全国广大游客一致好评。
是什么让九寨沟应对客流高峰“胜似闲庭信步”呢?诀窍就是智慧管理+联动保障。
走进九寨沟景区智慧管理中心,一块巨大的高清显示屏上,实时客流数据、交通运力调度、环境质量监测等信息一目了然。
原来九寨沟景区已构建起了全方位智慧管理体系,以动态监测与智能调度为抓手,实现游客游览体验的显著提升。
据九寨沟管理局数字信息中心副主任张莹介绍,该系统整合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可以实现客流峰值预警、停车场智能导引、观光车动态调度等功能,配合“县局司”联动机制打通管理壁垒,让景区运营效率大幅提升。
应对大客流,单打独斗难以奏效。九寨沟景区深化智慧管理+“县局司”联动机制,形成了“统一指挥、多方联动、协同高效”的工作格局。节假日期间,联合指挥部下设的14个工作组各司其职,管理局全体干部职工下沉一线,与地方、企业力量协同作战,在关键点位开展疏导、咨询、秩序维护等工作。
一是门票管理上,严格执行“预约、错峰、限量”原则,执行门票网上预订制度,创新门票管理“候补机制”。
二是入园管理上,在旅游高峰时段全面启用32个门禁通道,实现每小时1.9万人次快速入园,每一分钟5台观光车循环高频接驳,实现游客快速、高效、有序乘车;400余台观光车组成“珍珠链”式运输矩阵,在智能调度系统加持下,根据实时客流灵活调整发车频率与线路,让游客“快进慢游”,大幅减少等待时间。
三是景区调度上,景区智慧管理指挥中心依托600余个“智慧”监控系统形成动态调控网络,实时更新游客在景区内的“时空分流”数据,及时调配核心景点客流,避免人员聚集;无线电对讲呼叫网络做到景区景点全覆盖,各基层管理处、游客服务中心、应急管理处等关键部门做到“随叫随应”,第一时间高效处理景区医疗救助、游客纠纷、安全生产等突发应急事件。
南坪镇双河村:从“空心村”到3A级旅游景区的蝶变
九寨沟县南坪镇双河村,距离九寨沟县城只有8.1公里,传统的耕种模式曾让这里增收能力不足,逐渐变成了空心村、留守村、经济发展薄弱村,常住人口不足百人。
虽然耕地只有259亩,但双河村却拥有草地5000亩、林地10902.25亩,优良的生态资源能否转化?
据南坪镇党委书记张宗祥介绍,九寨沟县招引了成都大胡子生态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投资打造了“养心谷”生态文化旅游项目。
双河村负氧离子高,是天然氧吧,以此为基础,创新推出森林瑜伽、八段锦养生课堂、古树冥想等自然疗愈活动。系列旅游项目一经推出,就受到游客热捧。
镇村两级干部通过身边事带动身边人的方式,从一户农户的房屋改造开始“破题”。
此外,浙江嘉善县西塘镇作为南坪镇的对口支援单位,在规划阶段也为双河村提供了“智力支撑”。成都大学也对双河村进行了定点帮扶,派驻旅游学院博士和行政管理干部常驻指导。
这样农房变客房、果园变花园……,村民的腰包越来越鼓了。
这些变化跟群众带来了一系列实惠:一是流转70余亩土地,老百姓每亩可获得600元租金;二是建设、运维使用本地劳动力让群众务工挣薪金;三是企业与村民经营民宿收入五五分账翻本金;四是集体经济保底分红得股金;五是销售农特产品变现金。
去年双河村一间民宿的平均纯利润约8000元,村民人均收入2.4万元左右。
今年3月,九寨沟养心谷旅游景区又成功创建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这些举措,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来到双河村。(文/图 周俊)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