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鹿泉文旅】
金秋十月,国庆中秋双节共庆。为丰富市民读者节日文化生活,小长假里,鹿泉区图书馆推出多项主题活动,邀您共赴一场假日文化之约!
“桂香四溢满中秋,传统文化我先行”
中秋节趣味活动
时间:10月1日9:30
地点:鹿泉区图书馆少儿区
活动以沉浸式体验为核心,通过课件科普中秋文化内核,用投壶、猜灯谜、做花灯等互动形式,让参与者在欢声笑语中触摸历史温度,唤醒集体记忆,让中秋文化不再停留于课本与单一的“吃月饼”,而是以鲜活姿态融入当代生活,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绽放璀璨光彩。
“双节同庆柿柿如意”
传统手工布艺柿子花灯制作活动
时间:10月1日14:30
地点:鹿泉区图书馆讲座室
通过缝制柿子花灯,练习常用手缝针法。如:起针打结、落针打结、平针疏缝,藏针缝。
“明月照古今——中秋饮食文化展”
“明月照古今——中秋饮食文化展”
时间:双节期间;
地点:鹿泉区图书馆展览区
月到中秋分外明。中秋节作为我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自古以来便承载着人们最真挚的情感寄托与文化记忆。农历八月十五,正值秋高气爽、瓜果飘香,古人以最圆的明月寄寓团圆的心愿,这一习俗世代传承,逐渐形成了独特而丰富的节日文化。
中秋节的起源可追溯至古代的祭月仪式。《周礼》中已有"中秋夜迎寒"的记载,周代时便有帝王春分祭日、秋分祭月的传统。到了唐宋,中秋节逐渐走入百姓生活,不仅与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等神话相结合,增添了浪漫色彩,也因"月圆"之意被赋予了"人团圆"的情感寄托。明清以后,拜月、赏月、阖家团聚更成为中秋的节日核心。2006年,中秋节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彰显了它在中华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饮食文化是中秋节的重要组成部分。月饼原为祭月供品,明代以后逐渐固定为中秋节必食之物,并成为象征团圆的食品。广式、苏式、京式、潮式、滇式等月饼流派纷呈,各具风味,既体现了地方特色,也反映了节日文化的多样性。除了月饼,柚子、西瓜、石榴、南瓜、芋头、螃蟹、鸭子等时令食材也被赋予吉祥寓意,构成了各地中秋餐桌上的独特景致。人们在与家人共享美食时,不仅追求口腹之乐,更寄托着对健康、富足、团圆的美好愿望。
饮食,是文化的容器,也是情感的纽带。值此中秋节来临之际,我们特别策划"明月照古今﹣﹣中秋饮食文化展",邀您一同品味穿越时空的中秋滋味,探寻唇齿之间绵延千年的文化记忆与人间情味。
“玩转童年——古代儿童玩具盘点”
时间:双节期间;
地点:全民健身中心城市书房、铜冶城市书房、西山林语城市书房
玩具是启蒙心智、陶冶性灵的无声导师。中国古代玩具在朝代更迭与社会变迁中不断传承创新,种类之丰富、形制之精巧,令人叹为观止。本次展览分节令玩具、观赏玩具、音响玩具、益智玩具、健身玩具等五大类,向读者介绍包含风车、泥塑、七巧板、空竹等在内的经典传统玩具,带领读者感受古人对儿童认知发展的深刻理解与对教育规律的精准把握。
让我们以珍视之心守护这些古老的童年记忆,以创新之思促进传统与现代教育理念的有机融合。愿这些凝聚着先人智慧的玩具,能够穿越时空,在新时代绽放异彩,继续陪伴儿童快乐成长,为孩子们带来兼具文化底蕴与创新乐趣的体验。
主题讲座
“妈妈力”:女性的自我成长
时间:10月2日15:00-16:30;
地点:龙泉书院
主讲人:李爽(河北广播电视台十佳主持人,主任编辑,曾主持《教育总动员》《灯火阑珊》等节目)”
妈妈力包括——
学习力(学习新的脑科学知识,儿童成长发育知识,教育新知等,不是小道消息,网红短视频)
复盘力(没有人完全不出错,也没有人完全不成功,复盘是反思也是沟通),
觉知力(所有的问题最终是指向自己的,要对自己的固有模式有所觉知,自我成长)。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