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在喀什古城跟林一虞书欣撞了同款烤包子摊,转头又在大巴扎偶遇撒贝宁拍美食节目!”今年去新疆的游客,朋友圈里一半是风景,一半是明星偶遇记。别再问新疆旅游有多火——2024年3.02亿人次的接待量,是2012年的6倍多,2025年上半年光乌鲁木齐就涌来5000万访客,直接冲进全国夏季目的地前三 。这波“新疆热”,早已从网红打卡变成全民狂欢。
明星扎堆打卡的背后,是新疆藏不住的魅力暴击。《五哈5》剧组把镜头对准了乌鲁木齐哈熊沟,邓超、陈赫在雪岭云杉间打雪仗的片段刚流出,这里就成了年轻人的自驾新地标。尚雯婕跟着《三餐四季》节目组在天山牧场寻觅冰碴驹俐,牧民毡房里飘出的肉香,隔着屏幕都能勾人味蕾 。林一虞书欣打卡的新疆国际大巴扎,每天有成千上万游客举着相机复刻同款机位,花帽巷里的维吾尔族老板笑着说:“明星来之前就忙不过来,现在一天要卖三百多个烤包子”。
能让3亿人奔赴的,可不只有明星效应。新疆的风景从不是单一的画卷:春天伊犁的薰衣草铺成紫色海洋,夏天赛里木湖的湖水比蓝天更透亮,秋天喀纳斯的白桦林染成金色,冬天阿勒泰的滑雪场能让南方人尖叫出声。更绝的是独库公路这条“景观长廊”,一天之内能穿越雪山、草原、峡谷,往年只有卡车司机独享,如今每到旺季,自驾车队能排几公里长 。
交通的升级,让“远方”变成了“说走就走”。1786公里的兰新高铁实现“一觉睡醒到新疆”,27座机场一年吞吐近5000万人次,乌鲁木齐机场稳居西北枢纽头把交椅。各地的援疆专列更成了流动的风景线,2024年154列专列送来了近10万游客,河南、山东、广东的“游客送疆”活动,让银发族和年轻人一样爱上这片土地 。凌晨两点的乌鲁木齐夜市,广东游客举着红柳烤肉跟老板唠嗑;库车老城的旅拍店里,浙江姑娘穿着民族服饰拍写真——新疆的热闹,藏在天南地北的口音里。
最动人的从来不是风景,是风景里的人。库车热斯坦街区改造后,阿布力孜·喀迪尔的药茶店生意翻了倍,他总给游客多添一勺蜂蜜:“你们来,我们才高兴”。“00后”古丽伊科拉姆在巾帼创业基地帮妈妈经营裁缝店,游客定制的民族服饰让她们月入过万 。凌晨三点的冷链市场,维吾尔族大叔帮汉族商户检修车辆,就为保住一车待发的阿克苏苹果。在这里,安全感是每隔几百米的警务站,是夜跑时路人的微笑,是陌生人递来的一块馕。
如今的新疆,早已不是“打卡即走”的目的地。乌伦古湖新增了太空舱酒店和水上飞人项目,库木塔格沙漠的越野车能解锁陡峭沙丘,罗布人村寨的丝路巴扎能吃到最鲜的烤鱼。龟兹博物馆的文创店把壁画做成徽章,“遇见龟兹”的榫卯积木成了抢手货,千年文化在指尖活了过来 。从“冰雪之都”阿勒泰到“丝路古城”喀什,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招牌,却共同写着“真诚”二字。
有人说新疆的火是“流量奇迹”,但3亿人次的脚步里藏着答案:是27座机场架起的桥梁,是154列专列载来的期盼,是各族商户递出的热情,是明星和普通人共同爱上的烟火气。
这个秋天,当第一片胡杨染红塔里木河,当烤包子的香气飘满古城巷陌,新疆又在等你了。毕竟这里的浪漫从不是传说——是雪山为证,草原为席,连风里都藏着“来了就不想走”的魔力。你准备好加入这场狂欢了吗?大美新疆欢迎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