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十月的国庆假期,光是“8天超长黄金周”这几个字就让人心里发烫。但翻遍朋友圈的出行计划,却发现大家的兴奋点早和往年不一样了——不再是“打卡多少景点”的攀比,而是“怎么过才真舒坦”的清醒。
放在以前,国庆=抢票大战+堵车长龙+景区看人。今年民航13.9万班次的运力摆在那 ,可不少人放弃了“跨城飞奔”,转头约了城市周边的露营地。有人说“与其花200块多买6个站的火车票”,不如在家门口的公园搭个帐篷晒晒太阳,这届人终于把“性价比”和“情绪价值”排在了首位。
更明显的变化是“走马观花”退潮,“深度体验”登场。四川眉山的三苏祠里,年轻人穿着汉服跟着苏轼家族NPC学点茶 ;柳江古镇的中秋拜月大典上,大家跟着古礼祈福放河灯,比起拍张游客照就走,这种沉浸式的文化接触更让人难忘。连00后都开始追着非遗传承人学手艺、去工业遗址探秘,国庆玩出了“涨见识”的新花样 。
当然,调休的吐槽还在。9月28日、10月11日要补班的通知一出,不少人调侃“前拼后凑的假期像掺了水的酒”。但吐槽归吐槽,大家早把算盘打得精明——有人干脆再请3天假,把8天假期拼成16天的“超长待机”,既不辜负假期,也把补班的影响降到最低。
从“为了放假而放假”到“为了开心才放假”,今年十月的国庆,藏着中国人最实在的生活智慧。不再盲目跟风,懂得取舍,在有限的时间里把日子过出滋味。
你的国庆打算怎么过?是去森林音乐节狂欢,还是在家陪家人吃顿热饭?评论区聊聊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