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送爽,武汉以北的乡野之间,一片广袤的金色稻浪随风起伏。
近日,小玩子在位于黄陂区滠水河畔的大余湾——这座拥有六百余年历史的中国传统村落,感受到了丰收的喜悦。
PART \ 01
在稻田梗奔跑 六百年古村“晒秋”咯
走进大余湾,仿佛步入一幅流动的民俗画卷。
黄灿灿的玉米串成帘、绕树成裙,与火红的辣椒、深褐的板栗共同点缀于荆楚派古民居建筑群中,整齐陈列于圆簸箕与晒秋台上。
不少游客手持南瓜、稻穗,在石板巷、稻田间拍照留念。“丰收,在这里变得可以触摸。”正在打卡的张美德笑着说道。
今年是大余湾举办的第三届晒秋节,规模更胜以往。景区新增木栈道引导游客深度游览,而“余夫田园”则成为最受欢迎的拍摄点位之一。
少女们在稻浪间奔跑嬉戏,身影翩跹如画,黄陂区摄影家协会会长李霖笑称:“这长焦、短焦、无人机已是忙个不停。”
PART \ 02
逛场馆品咖啡 大余湾有了新玩法
景区中,轮番上演的变脸喷火、皮影戏、斗鸡、编钟演奏等表演场地,则成为游客聚集地。
更令人惊喜的是,大余湾正在传统中生长出新业态。古村药局、乡村喜屋、非遗工匠坊、村规民约文化馆等场馆陆续开放,为游客提供更深度的文化参与。
一家名为“Vanas”的乡村咖啡馆,已成为年轻人登高赏景、社交休憩的新地标。创始人刘泊宁介绍,“五一开业以来,游客多时可以卖100多杯咖啡,预计国庆将再创新高”。
时至中午,多家农家乐灶火正旺,地道的黄陂菜香弥漫古村。刘婆婆土菜馆负责人表示:“晒秋时节,店里基本座无虚席。”
PART \ 03
拍大片拍短剧 近40个剧组来拍戏
在大余湾,游客们在多个晒秋点拍个不停。
该地作为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近年来影响力不断跃升。继“晒秋”成功出圈后,今年夏季更迎来短剧拍摄热潮。
大余湾景区总经理卢千透露:“7月至8月,我们接待了近40个短剧剧组,题材覆盖历史、仙侠、乡村等多种类型,甚至吸引了来自横店的团队。
剧组入驻有效弥补了夏季淡季客流,未来我们将规划专用拍摄区域,进一步推动文旅与影视产业融合。”
从静态的古村落到动态的文化场,这座600岁的村落正以“传统+新潮”的双重魅力,吸引越来越多年轻人与创作者前来打卡,逐步成长为武汉都市圈农文旅融合创新打卡地。
出行攻略


最佳观赏:9月中旬-11月中旬是晒秋黄金时段,建议选择晴天前往,阳光明媚时,晒秋场景色彩更加鲜艳。
穿搭建议:提前准备好汉服或田园风服装,融入秋日氛围古村,出片率更高。
食宿建议:大余湾尚书府酒店、樾和林泉
交通方式:
自驾:导航“大余湾游客中心”即可,武汉市区出发约1小时车程。
公共交通:可先抵达黄陂区客运站,再转乘P806公交到大余湾站下车。


EDITOR 编辑部
出品 长江日报文旅事业部
文字 范雅琴
摄影 吴军 范雅琴 部分图片景区供图
编辑 李文婕
CONTACT US
发现更多好玩的我们
新浪微博
@长江日报旅游
视频号
@好玩武汉
小红书
@好玩武汉
抖音
@好玩武汉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