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云南省东南部的青山绿水间,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西畴县正以一场深刻的生态蜕变,书写着石漠荒山向康养天堂的华丽转身。依托高达54.8%的森林覆盖率、优质的生态环境和独特的民族文化,西畴县香坪山景区正成为越来越多追求健康生活人士的旅居目的地。近日,记者走进位于西畴县莲花塘乡的香坪山景区,探访这个全省首家森林康养睡眠中心的旅居秘密。
香坪山森林覆盖率高达95%,负氧离子浓度达4.5万个/立方厘米,年均气温17℃,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为其发展康养旅居产业奠定了坚实基础。今年8月,采用“政府搭台+卫健服务+企业运营+村集体参与”运营模式的全省首家森林康养睡眠中心在这里投入试运营,为睡眠障碍人群提供全方位的疗愈服务。
中心科学划分诊疗区、疗养区和种植区三大功能区,提供“食疗、住疗、动疗、理疗”四类中医养生服务,并研发了助眠香囊、药枕、药浴包等20余种康养衍生产品。试运营期间,已接待疗养研学团队7个、300余人,带动创收4万余元。
香坪山景区不仅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更打造了丰富的业态体验。这里的鸡冠山森林公园以“相见沟”瀑布和原始森林景观闻名,珍稀木兰谷保育着99种木兰科植物,是东南亚最大的木兰科物种基因库。游客可以参与森林徒步、瑜伽冥想、山地骑行等活动,体验“森林浴+膳食调理+中医理疗”的健康生活方式。
同时,当地大力发展林下经济,福乡农业旅游公司采用“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发展林下仿野生金线莲种植50余亩,年产值达1300万元。农户通过庭院种植金线莲,每亩年纯收入可达4万元,真正实现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西畴县的创新发展模式还体现在集体经济运营上。莲花塘乡成立清莲惠农业科技服务公司,采用“1+10+N”模式,整合全乡10个村资源,2024年实现营业额978万元,盈利161万元,分红53万元。公司通过发展订单农业、劳务派遣等业务,带动群众增收100余万元,并建设“幸福食堂”等公益设施,让发展成果惠及更多群众。
西畴县的康养产业发展,得益于数十年来的石漠化治理成果。曾经被外国专家断定“基本失去人类生存条件”的西畴县,通过“六子登科”治理模式,累计治理石漠面积225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从1995年的25%提高到现在的54.8%。三光石漠化综合治理示范区更是成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见证了西畴人民“等不是办法、干才有希望”的奋斗精神。
如今,西畴县已获得“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县”等多项荣誉。未来,西畴县将继续深化生态优势,打造更多高品质康养旅居产品,让这片滇东南的绿色明珠焕发出更加夺目的光彩。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