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武汉国际会展中心,一座直径达14米的半球形装置十分引人注目。市民游客无需佩戴任何设备,便能见证火箭托举天宫空间站升空的震撼瞬间,清晰观察空间站各舱段功能细节。
多业态文旅球幕空间 2025中国文化旅游产业博览会组委会 供图
在9月12日至14日举行的2025中国文化旅游产业博览会上,借助科技手段实现沉浸式观展,成为一大亮点。
“相比于传统的投影来说,我们的多业态文旅球幕空间采用自主研发的小间距LED屏幕拼装技术,融合8K超高清分辨率与360°全景观影‘黑科技’,画面的细腻度、色彩的丰富度都能达到较高水准,构建起身临其境的沉浸式体验场景。”深圳市欻与无影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运营负责人向记者介绍,博览会期间,球幕剧场每日循环播放定制高清内容,吸引超万人次体验,其技术方案与运营模式已引发多地文旅部门、大型文旅集团的关注。9月13日,欻与无影与相关方达成意向项目10个,总金额约1.2亿元。
博览会上的体验项目 2025中国文化旅游产业博览会组委会 供图
值得关注的是,本届博览会上,一批AR、VR、AI等前沿技术在文旅领域创新应用,让“诗和远方”触手可及。比如,蚂蚁集团旗下支付宝数字文旅板块力推“数智出游”,游客借助手机“碰一下”、智能眼镜“看一下”等技术,无须服务人员介入,即可自助获得路线指引、景点介绍、历史典故动画播放及文化互动游戏等服务内容。杭州Rokid灵伴科技的AR眼镜更神奇,挥手间,栩栩如生的编钟便“跃”到眼前,并配有详尽解说。而湖北文旅集团的“逍遥武当”项目创新提供VR互动体验,游客戴上设备便能“轻功漫步”武当山,感受“云游”的奇趣。
在这场可感、可触的文旅科技盛宴中,机器人俨然成了 “主角”。在博览会现场,随处可以看到,机器人时而带领游客到设定点位游览、讲解展区特色,时而化身“乐手”与“舞者”带来精彩表演。还有机器狗在执行安防巡检任务。让市民游客的逛展体验从“看”变成 “玩”。
博览会现场 2025中国文化旅游产业博览会组委会 供图
“第一次见机器人打鼓这么厉害!手持鼓棒,双臂灵活摆动,敲鼓的力度、节奏都特别到位,演绎《孤勇者》时特别有感染力,我站在旁边看得目不转睛,忍不住跟着周围人一起鼓掌跟唱。”带孩子来逛展的武汉市民张女士笑着说。
“数字技术重塑文旅体验场景,消费升级催生新业态新模式,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已成为行业共识。”中国旅游协会会长段强说,科技正从各个维度融入文旅产业,让遥远的历史变得亲近,让复杂的出游变得简单,也让“诗和远方”不再是遥不可及的向往,而是更具温度、更触手可及的美好体验。
博览会现场 2025中国文化旅游产业博览会组委会 供图
(作者:中国旅游报记者 范朝慧;编辑:曹雪文)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