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11日,第四届国际会展经济发展论坛(以下简称“论坛”)在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服贸会)期间成功举办。绍兴市首次借助服贸会与论坛双平台,全面推介会展经济发展创新成果,开展“招展引会”资源对接,其依托深厚文化底蕴与坚实产业基础推动会展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践,受到国内外会展业界广泛关注。
绍兴是长三角重要节点城市和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建城史逾2500年。同时,绍兴也是亚洲最大的化纤面料生产及印染加工基地,享有“中国轻纺城”“中国黄酒之都”等称号,并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淡水珍珠基地、全球重要袜业生产基地以及国家重点培育的全国集成电路产业创新中心。近年来,绍兴构建起以纺织、化工、金属加工三大产业为支撑,以黄酒、珍珠两大历史经典产业为特色,以高端装备、现代医药、新材料和电子信息四大新兴产业为引领的“3+2+4”现代产业体系,产业实力持续增强。
绍兴市商务局党委委员、副局长李芳在论坛发言中指出,绍兴立足产业根基、深挖文化基因、紧扣国家战略,坚持“建载体、优生态、强产业”三位一体发展路径,推动会展基础设施与特色产业深度融合,形成“以展兴城、以城促展、以产强展”的良性循环,走出了一条“文化赋能会展、会展激活产业、产业服务开放”的特色发展道路。
李芳介绍,目前绍兴已构建以绍兴国际会展中心为核心,中国轻纺城国际会展中心、绍兴奥体会展中心、嵊州国际会展中心等为支撑的五大专业展馆集群,总建筑面积达49.1万平方米。会展经济正成为推动城市产业与文化创新发展的“强引擎”。在会展品牌建设方面,绍兴持续巩固中国轻纺城国际纺织品博览会、中国国际黄酒产业博览会等传统品牌展会优势,同时紧扣“绍兴制造”升级需求,积极培育“中国(绍兴)低空经济展览会”“中国(绍兴)集成电路产业大会”等新兴展会,助力城市由“纺织大市”向“新兴产业强市”转型升级。
绍兴的文化资源不仅是城市根脉,也是发展会展产业的独特优势。多年来,绍兴坚持“会展为形、文化为魂”,推动千年文脉与现代会展交融共生,全力打造具有“国际风范、绍兴韵味”的会展金名片。在文化与会展融合方面,绍兴以“一会一文化主题”为抓手,通过“文化IP + 会展场景”模式打造特色会展品牌。不仅将王阳明故里、青藤书屋等古宅书院作为高端论坛举办地,把东浦黄酒小镇、安昌古镇拓展为产品展陈空间,还创新推出“行走的展会”模式。例如,中国兰亭书法节组织参会者沿“浙东唐诗之路”开展文化采风,纺博会设置“面料设计进古镇”特色路线,带动参会者平均停留时长提升15%,实现了展、产、文、旅深度融合。
李芳强调,绍兴将会展作为服务国家开放战略的重要抓手,积极搭建内外贸融合发展的“立交桥”。在“引进来”方面,2025年春季纺博会吸引80余个国家共7773名国际采购商参会,达成意向订单3.69亿元。在“走出去”方面,今年绍兴计划组织300个团组、3000家企业参加国内外知名展会。截至目前,已派出236个团组、2139家企业开拓国际市场,达成意向成交额3.7亿美元。此外,绍兴还积极拓展“展会+常年展+线上平台”模式,加快建设“国际纺织品常年展示中心”,着力打造“永不落幕的展会”。
关于未来发展规划,李芳表示,绍兴将坚持“特色化、专业化、国际化”发展方向,计划未来三年与国际机构合作创办3-5个高层次国际性会展项目,持续提升绍兴会展品牌的国际影响力。同时,通过做强“产业+文化”双特色会展IP、打造数字赋能的智慧会展生态、拓展国际合作提升全球话语权、积极融入长三角会展经济一体化等四项重点任务,推动绍兴会展业从“规模增长”向“质量跃升”转变,为服务国家开放战略贡献更多绍兴力量。(中国日报北京记者站 杨成)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