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热浪席卷大地,而黔中开阳,却以平均20℃的夏日清凉,正成为避暑天堂。得天独厚的“凉资源”正创新性转化为澎湃的“热经济”,推动乡村旅游发展。
猴耳天坑体验。
今年以来,开阳县充分发挥气候资源优势,丰富多彩的旅游活动,打造超级大秋千、洞穴探险、漂流戏水、研学骑行、云端漫步、亲子采摘、河滩烧烤、露营等旅游品牌,采取“四抓四强”工作法用活20℃“凉资源”激活富民“热经济”。
抓产业优势发挥 强化旅游品牌打造
充分发挥富硒、生态、康养、极限运动等产业优势,将露营、研学、户外运动等“潮流”相结合,不断丰富旅游内涵和载体,打造“硒养开阳 富硒山居”品牌助力旅游经济发展。
滑翔伞基地。
打造旅游品牌。打造“硒养开阳·富硒山居”旅居品牌、区域公共品牌IP形象,以品牌形象助推开阳硒产业发展,以十里画廊为重点,以玉水金盆为核心,串通南江大峡谷、紫江地缝、香火岩、水东乡舍、云中君滑翔伞基地等旅游景点、“南江花谷”农旅融合景点。催生了一批以水东乡舍、玉水金盆大地艺术谷、白马峪温泉、猴耳天坑、云中君滑翔伞基地、云山茶海、南江花谷、水东农耕文化体验园、明德广场等为代表的旅游产品,形成了以乡村旅游、赏花打卡、富硒美食、避暑度假、极限运动、非遗体验、教育研学等为特点的旅游产业业态。
完善旅游设施。依托十里画廊观景台而建设星悦田园度假酒店,集餐饮住宿、温泉养生、娱乐休闲、健康管理等功能于一体,满足中高端消费人群的需求。星悦田园成功入选全省80余家精品度假民宿,并持续位列田园风光类观景民宿前三名。酒店人气爆棚,周末住宿全满,目前,共接待游客20000余人。
抓资源整合利用 强化游客需求满足
丰富活动载体,用好“凉资源”,精制“文化宴”,多方发力催热“避暑经济”,抢占旅游市场,有效促进消费回补和潜力释放,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的同时,发展避暑经济,助力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
南江大峡谷漂流。
利用优质资源,强化产品供给。开阳县境内植被丰茂,环境清幽,山水交错,空气清新,夏季平均气温20℃、森林覆盖率达59.48%等清凉优势,有着名副其实的“天然氧吧”和避暑凉都。基于县域99.91%的土壤富含硒元素,硒含量平均值0.588 mg/kg,是全国平均值的2倍,主打高品质的富硒康养旅居体验。
加大宣传营销,扩大市场影响。设计了品牌形象logo,该形象logo设计理念融合了硒元素、山居意境、人文底蕴等要素,将传统国画富春山居图提炼出山形,植入云海、山居意境,传递“山居”的独特内涵。目前,“硒养开阳·富硒山居”旅居品牌IP作品版权已获批登记,从多维度、多场景应用“硒养开阳·富硒山居”品牌,形成品牌带产品、产品带产业的品牌效应。利用得天独厚的资源条件,并以其独有的魅力吸引着天南海北的客人。吸引游客靠的是资源禀赋,而想要留住游客,更需要“苦练内功”,以高质量旅游产品引人,用高品质服务留人。开阳十里画廊景区免费对外开放,发展正在加速向综合消费经济转变,提高开阳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抓经营主体培育 强化旅居产业发展
立足景区、酒店发展环境及招商项目落地需求,完善基础配套设施,大力开展旅游专项整治,营造良好旅游环境,增强游客体验感。
清龙十里画廊牌坊。
壮大经营主体,强化旅游政策支撑。围绕景区景点、酒店民宿、旅游商品企业,建立上规上限重点企业培育库,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纾困解难政策,设立了每年1000万元第三产业发展资金,助推企业做大做强,优化经营主体质量和结构;大力推广水东乡舍“622”模式“百千万”计划,盘活农村闲置房屋资源,打造乡村民宿范本。培育扩容旅游个体户、积极引进优强企业、扶持壮大旅游业七类主体,实现旅游业主体纵向升级、横向扩容,形成各层级旅游经营主体协调发展的良好格局。
创新发展思路,推动旅游产品升级。瞄准露营游、短途游、研学游等新风口,围绕文旅消费核心要素,推动将各类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效益,助力避暑度假、农旅观光、山地运动等旅游服务产业发展,成功创建了开阳水东硒州省级旅游度假区、贵州省体育旅游示范县。目前,全县有2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1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乡(镇)。
玉水金盆。
破解企业难题,盘活闲置旅游项目。在宣传营销、丰富旅游业态、项目手续上发力,解决企业发展的痛点、堵点问题。在盘活低效项目方面,建立完善盘活低效旅游项目工作机制,分类施策,发挥公共文化职能,拓展场馆使用效益,成功盘活明德广场项目;提升改造白马峪温泉景区,提高南江大峡谷景区、猴耳天坑景区客流量,逐步提升景区景点投入产出效益。
抓旅游景点融合 强化“避暑经济”迸发
加快森林康养基地建设,推动绿色经济发展,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清凉山水带火“避暑经济”。南江大峡谷以发育典型喀斯特地貌、景色秀丽成为省内知名的避暑佳地,首届贵州十佳漂流景区评选活动中被评为“游客推荐十佳漂流景区”,同时被评选为游客最喜欢的贵州五佳漂流景区之一。目前,该景区依托得天独厚的原生态资源,以“文化+体育+旅游”深度融合为发展方向,全力打造独具魅力的漂流、攀岩、CS野战、丛林探险等旅游项目。
民宿产业带火“避暑经济”。结合地域、生态、农业优势,探索建立“8+1+N”民宿产业发展管理体系,即房主可以获得纯收入的80%;村集体经济获得纯收入的10%作为协调服务等管理费;同时,建立游客奖励评价机制,按照评分三个等级,将收入的3%—5%用于激励奖励,不断提升民宿品质。由村集体统一管理闲置农房,让本地的特色旅游业公司统一安排入住,每月返还住宿费用,解决了如何留住游客的大问题。通过“林旅、农旅、体旅、文旅”深度融合创新,发展田园康养、生态康养、体育康养新兴业态,形成“旅游+民宿”产业发展布局,以原生态、健康、舒适的居住环境吸引了万余名来自湖南、广东、重庆等全国各地的游客前来避暑游玩。
云中君滑翔伞基地。
富硒农产品带火“避暑经济”。做优做精特色富硒农产品,提高重要农产品的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水平。坚持一乡一业、一村一品、一产一企、一家一特、一人一技,“五个一”谋划产业振兴,立足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通过扩规、提质、整合、创新等手段,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产业化发展枇杷产业,做好“土特产”文章。(文/图 开阳县委宣传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