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塔城:手风琴的旋律与城市的文化灵魂
漫步在新疆塔城市的大小街道,总能听到路边的小店里飘出的手风琴声。这种悠扬的旋律仿佛是这座城市独有的背景音乐,无论你走到哪里,都能感受到它的存在。而当你走进塔城的公园绿地,手风琴声更是无处不在,它与这座城市的每一个角落都紧密相连,成为塔城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塔城与手风琴的缘分,似乎早已注定。这座城市居住着多个民族,他们共同热爱着这门乐器,使得塔城被誉为“中国手风琴之城”。在这里,手风琴不仅仅是一种乐器,更是一种文化符号,一种民族团结的象征。
新疆最大的手风琴博物馆
走进塔城市群众文化宫三楼,两间不大的展室里,摆满了各种各样的手风琴。这里就是新疆最大的手风琴博物馆,收藏了来自中国、俄罗斯、德国、意大利、乌克兰等10多个国家的近千架不同品牌、不同年代的手风琴。
博物馆里有世界上最古老的纯手工制作手风琴,它已有150岁的“高龄”;也有世界上最大的手风琴,高达1.35米;还有多架限量版的手风琴。自2016年12月1日建成开馆后,这里就成了来塔城游玩者的打卡地。
刚走进博物馆展厅,一位中年男子随手从展台上拿起一架手风琴,为参观者演奏,展厅里充满了悠扬的琴声。他叫恰迎强,是新疆塔城市手风琴博物馆的手风琴专职演奏员,同时也是塔城市群众文化宫手风琴老师。每当参观者前来博物馆参观,他就会这样拉着手风琴,在音乐声中与参观者见面。
展厅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架中国的笙。讲解员指着它说,手风琴与中国的缘分非常深厚,它属于活簧类乐器,是借鉴中国笙簧发音原理而制作的,笙可以说是手风琴的祖先。
此时,参观者的耳边响起了恰迎强用手风琴演奏的俄罗斯乐曲。他说:“塔城各族群众对手风琴有一种天然的喜爱。许多人家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生活比较困难的时期,仍然拥有一架手风琴。家庭聚会、单位组织活动,都少不了手风琴的演奏。现在塔城仍然是新疆会拉手风琴人数最多的地方。仅自2014年我们举办手风琴培训班以来,就先后培养了几千名学习演奏手风琴的各民族学生,许多人都走上了专业的舞台。”
一个展柜中有6架琴,均为法国工匠比松所制,中间的一架琴特别珍贵。讲解员说:“这6架琴目前是我们馆的镇馆之宝。因为手风琴的发展史从1822年到现在,只有195年的历史,中间那架手风琴有1866年的维修说明,它的年限至少在150年以上。”
展厅里还有一架特别的手风琴,是塔城市本土乐器制作人乌拉尔为庆祝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60周年及“琴·在塔城”千人手风琴展演活动而制作的献礼作品。这架手风琴长1.35米,用了4架手风琴的簧片制作而成,这也是目前我国制作的最大手风琴。
收藏手风琴的塔城人
说到塔城市手风琴博物馆,就不得不提到道吾然·对山汗这个人。
9岁那年,邻居家儿子结婚,一位客人带着手风琴参加喜宴。第一次听到手风琴声的道吾然·对山汗被深深吸引住,趁客人休息,他偷偷摸了摸手风琴。道吾然·对山汗和手风琴“一见钟情”,他也想要一架手风琴。当他把这个想法告诉父亲后,父亲却犯了难。那时一家人靠父亲微薄的工资生活,哪有钱给他买手风琴。两年后,父亲终于熬不过他的死缠烂打,卖了家里的牛,用240元给他买了一架旧手风琴。
虽然是一架旧琴,但道吾然·对山汗却如获至宝。学校没有老师也没有手风琴教材,他就听着喇叭里播放的旋律,在琴键上摸索着找和声。后来家里有了黑白电视机,他又在电视上学曲子。1988年,他如愿考入塔城师范学校音乐班,开始接触手风琴专业知识。
在拉琴和修琴的过程中,道吾然·对山汗开始收藏手风琴。2014年,他到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等国家收购各类早期的手风琴。在哈萨克斯坦帕布拉达尔市,他有意收购一位92岁俄罗斯老人收藏的二战时期德国制造的22架手风琴。当道吾然·对山汗说明来意后,老人断然拒绝。但当老人知道在中国有一个叫塔城的地方打算建一座手风琴博物馆,向世人展示各个时期的手风琴,让更多人了解手风琴历史时,老人深受感动,最后欣然同意出售。
道吾然·对山汗说:“在我即将拿走手风琴的那一刻,老人泪流满面,一架一架地抚摸它们,就像是和自己的孩子告别……”2014年,塔城市着手建设手风琴博物馆,道吾然·对山汗把全部藏品捐献出来。
塔城人听到琴声就想到家
60多岁的阿斯哈提·阿布拉海提是塔城本土知名的手风琴音乐人,已经拉了40多年的手风琴。他说:“手风琴就是塔城的标志之一,塔城人听到琴声就会想到家。”
2015年,“塔尔巴哈台之夜·塔城手风琴角”活动应运而生,每周五六在塔城文化广场如期举办。现场人头攒动,琴声悠扬,载歌载舞,热闹非凡。至今,手风琴角已举办80余场次,累计参加人数4万人次。
2016年首届新疆·塔城手风琴艺术节邀请了哈萨克斯坦、俄罗斯、乌克兰、意大利等国家的手风琴演奏家参加。通过手风琴邀请赛、手风琴名家大讲堂、“丝绸之路”手风琴艺术发展研讨会、手风琴名家文化讲堂、劲炫融情舞、手风琴音乐角志愿活动、吉尼斯之夜冠军演奏会等主题活动,开启塔城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家文化交流的窗口,推动手风琴文化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美妙音符。
手风琴世界冠军瓦卢让·沙什耶夫亲眼看到了中国千人手风琴合奏世界纪录的诞生。2017年1月1日,他把自称为“老婆”的获奖手风琴捐赠给塔城市手风琴博物馆。这是他小时候父亲卖了家里的房子为他购买的手风琴,他背着这架琴在许多国家演奏、获奖,被誉为最有魔力的手风琴演奏家。
为了让手风琴文化后继有人,塔城市把手风琴教育列入艺术课常规教学,纳入“3+X”课程,还在每所学校组建了手风琴艺术社团,并为社团专设了活动场地,安排专职教师进行教学训练。
小小手风琴,大大的文化力量
小小的手风琴,不经意间透露着塔城市深厚的文化历史底蕴。它不仅是一种乐器,更是一种文化符号,一种民族团结的象征。手风琴艺术在这里被提升到了城市文化层面,提升到了民族大团结大融合的层面,让这座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