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爆火一年后遇瓶颈,烧烤流量还能撑多久?
文/醉眼朦胧看世界
去年,淄博烧烤以燎原之势迅速走红,“小饼烤炉加蘸料,灵魂烧烤三件套”迅速火爆出圈,一跃成为全国游客心中的美食朝圣地。2023年淄博烧烤爆火期间,全市累计接待游客超4800万人次,旅游收入突破300亿元 ,这座城市被烧烤的烟火气彻底点燃,大街小巷人潮涌动。然而,热闹过后,淄博的旅游发展似乎陷入了瓶颈。
从游客反馈来看,淄博的旅游开发短板明显。带孩子出行的家长们会发现,偌大的淄博竟然没有大型主题乐园,海洋馆、野生动物园更是不见踪影。而在江浙地区,近60%的地级市都至少拥有一处大型主题公园或特色动物园 ,比如常州中华恐龙园、湖州龙之梦动物世界等,这些早已成为当地旅游的金字招牌。淄博在这方面的匮乏,使得亲子游等旅游形式难以开展。
旅游配套设施的不完善,也体现在酒店业上。即便在旅游旺季,淄博的星级酒店数量也仅有32家 ,远低于同等规模城市。这不仅影响游客的住宿体验,也限制了旅游收入的进一步增长。有游客无奈表示:“来淄博如果只是吃烧烤,一两顿就够了。但想深度游玩,却没什么地方可去。”对比隔壁徐州,差距更加显著。2025年春节假期,徐州共接待游客826.82万人次,旅游总收入68.76亿元 ;“五一”假期,全市游客接待总量635.28万人次,外地游客占比62.91%,景区消费总额8.23亿元 。徐州不仅有徐州乐园、九顶山野生动物园等热门景区,还形成了“烧烤+文旅+购物”的完整旅游链条,真正实现了让游客“吃喝玩乐一条龙”。
那么,淄博该如何突破困境,实现从“网红”到“长红”的蜕变呢?
- 开发多元文旅项目:政府应加大对主题乐园、海洋馆、野生动物园等项目的招商引资力度,规划建设一批适合全年龄段游客的文旅设施。比如,结合淄博的齐文化底蕴,打造以齐文化为主题的主题乐园,融入古代战争场景体验、传统手工艺制作等元素,让游客在游玩中感受历史文化的魅力。2025年上半年,淄博开展“跟着演出游淄博”系列活动,开心麻花与红叶柿岩旅游区合作的《奇幻聊斋》演艺等优秀剧目推向市场,龙湾水乡项目建成投用,“漂流狂欢季”2个月接待游客超20万人次 ,这些都是很好的尝试,未来可以继续拓展更多元化的项目。
- 完善旅游配套服务:进一步完善交通、住宿、餐饮等旅游配套服务。在交通方面,优化市内公共交通线路,增加通往热门景区的班次;在住宿方面,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建设不同档次的酒店、民宿,满足游客多样化的住宿需求;在餐饮方面,除了烧烤,深入挖掘更多淄博特色美食,形成美食文化矩阵。
- 拓展旅游消费场景:深入挖掘淄博的文化内涵,打造更多特色文旅活动。举办齐文化节、陶瓷文化节等,展示淄博的历史文化和传统手工艺;利用淄博的自然景观,开发徒步、骑行、露营等户外运动项目,吸引更多户外运动爱好者。2025年上半年,淄博全市登记备案博物馆数量达到95家,接待游客超过411万人次 ,这体现出文化场景的拓展对游客的吸引力,未来可继续深化此类场景的打造。
- 加强区域旅游合作:淄博可以与周边城市联合,打造区域旅游品牌。与济南、泰安等城市合作,推出“山水圣人文化之旅”等旅游线路,整合各地的旅游资源,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吸引游客。
淄博烧烤带来的流量仅仅是个开始,要想在竞争激烈的旅游市场中站稳脚跟,还需在旅游开发、配套服务、品牌打造等方面持续发力。只有如此,才能将短期热度转化为长期竞争力,让淄博成为真正的旅游胜地 。
你对淄博旅游发展还有哪些建议?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