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哈利·波特禁忌森林体验(深圳站)”开园时间“一锤定音”,刚送走暑期“黄金月”的龙华,即将在国庆黄金周迎来新一轮文旅热潮。
近年来,龙华区锚定文体旅融合发展新方向,以演艺经济为引擎、业态融合为抓手、精品项目为支撑,用数字技术赋能,全方位激活文体旅发展活力。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龙华区接待游客人数达416.66万人次,同比增长17.57%;旅游收入29.80亿元,同比增长21.98%,亮眼成绩勾勒出文体旅产业蓬勃发展的生动图景。
在深圳市民广场,龙华企业大漠大为市民打造的无人机表演。
国际IP引流:超级项目落地赋能演艺经济
牛湖水碧道要“大变样”?是的!“哈利·波特禁忌森林体验(深圳站)”将在国庆黄金周正式启幕。
早在文博会期间,华纳兄弟探索集团全球体验事业部携手Fever公司、Holovis公司,并与联合主办方深圳唯壹文化公司正式官宣:全球顶级IP夜游项目——“哈利·波特禁忌森林体验(深圳站)”宣布首次进入中国,首站落地龙华,让国内“哈迷”翘首以盼,希望能尽早体验这趟魔法之旅。此前,该项目在美国、欧洲、澳大利亚和新加坡成功落地,并引起巨大反响。“项目落地后,将为深圳、粤港澳大湾区乃至全国游客带来超一流的文化和旅游体验,更是优质IP与城市文旅结合的成功示范,将推进龙华区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培育文化旅游业成为支柱产业。”龙华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不止于此,龙华区还联手脉驰文化,重磅引入国际IP室内乐园综合体项目,涵盖多个室内主题乐园、酒店、餐饮、零售及演艺板块,同时还将引入多部国际百老汇音乐剧和国际IP主题秀。
一系列“大手笔”背后,是龙华对文旅传播形态与消费模式创新的探索:国际文旅IP的光环加持,既能加速提升区域文旅品牌影响力,也可助力区域文旅业态转型升级、文化消费提质增效,从而推动文化流量转化为经济增量,引领龙华文旅迈向更高的发展维度。
演艺产业的融合活力也在持续释放。今年5月,一年一度的深圳市观澜河龙舟赛现场,舞蹈诗剧《只此青绿》原班人马惊艳亮相龙华,首次在户外水上演绎经典“青绿腰”,让千年古画中的千里江山“跃然眼前”。这一精彩呈现,源于龙华区与国家级演艺文化集团——中国东方演艺集团有限公司的“央地合作”——双方将依托中国东方演艺创演剧目资源优势和行业资源整合能力,推动龙华优秀剧目在国内外巡演,联动粤港澳大湾区文旅资源,打造文体旅融合标杆项目,助力龙华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新文化地标。
市民在树莓VR未来影院深圳首店体验VR空间。
文旅消费升温:
跨界融合激活消费新场景
在龙华,新场景多了,可玩度也更高了!
刚刚过去的暑假,龙华处处洋溢着文旅活力:约基奇空降引发球迷狂欢,丁当“夜游”巡演座无虚席,恒远海立方开门迎客,观澜海洋世界首推《龙鱼奇遇记》,卡鲁冰雪世界带来冬奥同款“冰壶体验”,春晚人形机器人落地龙华与市民互动,还有备受瞩目的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排球(女子18岁以下组)测试赛,赶在11月“大考”前“实战练兵”……多元场景让龙华“文旅热”持续升温。
观澜海洋世界全国首创“美人鱼表演升级版”《龙鱼奇遇记》。
“商圈+文旅”,“热”力狂飙。龙华以壹方天地、红山6979、后浪新天地、观澜湖新城等特色商圈为载体,打造集文化、体育、旅游、商业于一体的融合地标:壹方天地连续四年举办全国室内跳伞冠军赛,探索体育赛事“进商圈、进街区、进景区”常态化模式,让“下楼即观赛”成为龙华的特色名片。赛事期间,壹方天地商圈客流量达47.2万人次,同比增长27.3%,总营业额同比增长25.1%;红山6979推出首届“音阅书菜生活节”,17天狂欢点燃消费热情;上河坊·港澳湾商业街区落地全市第二个港人服务中心,联动香港市场掀起入境游热潮;观澜古墟举办第三届古墟系列主题活动,数十场民俗文化体验活动吸引客流约142万人次,让古墟成为展现龙华文化魅力的重要窗口。通过体育带动潮流,文化撬动商业,龙华区积极推动“商圈+文旅”的融合,成功将活动流量转化为消费增量,充分发挥赛事活动聚人气、引流量、促消费的溢出效应,让龙华这一“活动/赛事主场”同时成为“消费主场”。
2025年深圳市观澜河龙舟赛现场。
“跟着赛事去旅行”成为消费新风尚。如今,“跟着赛事去旅行”已从现象级热潮升级为产业新范式,为地方文旅市场注入了强劲动力。通过赛事IP孵化、场景再造等方式,龙华推动文体旅深度融合,把“赛事”变“赛道”,“流量”变“留量”。近年来,龙华区积极引办围甲、女子排超、超三联赛等主场赛事,以及亚足联U20亚洲杯、中国足协甲级联赛等高水平体育赛事,打造出特色赛事品牌,吸引更多游客前来观赛体验。今年,本土特色赛事深圳市观澜河龙舟赛融合科技、非遗、文创元素,吸引线下超8万人次参与,线上总浏览量超1700万,带动综合消费超1200万元。
5月30日,“墟市有囍”第三届观澜古墟文化主题活动举行。图为民俗创新融合秀演出。
数字技术赋能:
科技创新提升文旅体验
数字技术正重塑龙华文旅的生产与消费方式。瞄准数字消费领域,聚焦智慧文旅、微短剧、动漫、电竞等领域,龙华区持续发力,不断挖掘新投资项目,吸引头部企业落户。数据显示,去年龙华文化产业营业收入达1118亿元,同比增长9.52%。
科技与文旅融合,呈现诸多“高光时刻”。今年的8月26日晚8时26分,1.2万架无人机在市民广场和深圳人才公园同步上演灯光秀“梦幻联动”,以“空中画卷”定格深圳经济特区45载奋斗荣光。执飞此次表演的龙华企业“大漠大智控”曾六次荣登央视春晚舞台、六次打破吉尼斯世界纪录,其无人机天空数字新媒体常态化演出,也成为龙华低空经济示范工程以及“低空+文旅”新模式、新场景的创新实践。
不久前,广东省乡村旅游协会发布“乡村旅游消费热点榜单”,《遇见·观澜》入选“乡村演艺”领域十大消费热点,成为该类别深圳市唯一上榜项目。作为数字技术与传统文化结合的典范,大型沉浸式光影演艺《遇见·观澜》依托拥有260年历史的观澜古墟,以客家排屋与百年碉楼为天然舞台,通过顶尖数字光影技术,采用“行走式观演”模式,将澜阁、古炮楼等历史建筑转化为动态布景,配合专业戏剧表演,实现“可行走、可触摸、可感受”的独特体验。
线下大空间数字项目加速布局,成为文旅发展新风口。从去年《哇呜,大秦帝国》VR大空间沉浸探索展(华南地区首展)、《敦煌:千色之域》XR全景奇幻LBE体验展全球首站,再到今年树莓VR未来影院深圳首店落户龙华,虚拟现实技术不断开发新消费场景,数字科技与文化艺术的完美结合,为传统文化的传播和创新提供更多新的可能性。
如何从“信息碎片化”实现“一站式无忧体验”?龙华区通过搭建“数字文旅”文体旅小程序,整合“吃住行游购娱”全链条资源,大幅提升了游客游玩体验感与满意度。与此同时,还联合携程搭建旅专辑页,定向推送目标客群,推动龙华区OTA人次同比增长22.89%,消费金额同比增长18.99%,门票人次同比增长65.15%,以数字传播为文体旅产业发展插上了“翅膀”。
深圳卡鲁冰雪世界推出“冰壶项目”。
顶级赛事“大考”:
智慧场馆树立服务新样板
从“一馆难求”到“场馆林立”,龙华区文体设施建设正实现“历史性跨越”。截至2025年6月,龙华区公共文化设施面积逾46.9万平方米,公共体育场地面积达584万平方米,“10分钟文体生活圈”从蓝图变为现实。
即将到来的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成为检验龙华场馆实力的“大考”。8月底,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排球(女子18岁以下组)测试赛在龙华文体中心圆满落幕,这场考前“实战练兵”效果显著。
作为全国首个由粤港澳三地联合承办的大型综合性运动会,十五运会将于11月9日拉开帷幕。届时龙华三个场馆将承接排球(女子18岁以下组)和航空模型两项赛事。其中,龙华文体中心便是其中一个重要承载场馆。该场馆获评“三星级绿色建筑设计标识”,经绿色低碳改造后,成为首批通过执委会初步验收,同时是反兴奋剂检查站第一批通过省执委会反兴奋剂工作部验收的赛事场馆。
“场地很好。”在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排球(女子18岁以下组)测试赛期间,不少运动员对场馆以及设施均表示满意。“新系统涵盖了数字化与多媒体技术,有效提升了信息化、公共服务和管理的效率。智能监控系统将实时监测场馆内部的设备运行与安全状况,保障赛事的顺利进行。”龙华文体中心场馆相关负责人介绍,在服务提升上,楼宇自控系统还能依据场馆内人员数量和环境参数,自动调节温湿度,营造舒适环境,从而全面提升赛事组织管理和办赛水平,实现智能决策、智能调度和综合管理。
以科技驱动的智能化场馆不仅能满足体育赛事发展的需求,还能满足市民日常运动需求。自开放以来,龙华文体中心以其高人气和高利用率已成为周边居民的热门运动场所,并接连承办2022-2023赛季WCBA全明星赛、2023中国乒乓球俱乐部超级联赛总决赛、2024国际篮联U18女篮亚洲杯等一系列顶级赛事。
随着十五运会脚步渐近,相信龙华文体中心的崭新面貌不仅会为赛事举办增添一抹亮丽色彩,还能成为展现龙华城区形象的重要窗口。而在相关赛事结束后,这里也将继续以“赛演旅”融合模式打造既服务赛事,也惠及市民,充分体现体育精神与城市温度的典范场所。
龙华新闻全媒体记者 袁春燕/文 蔡维泽 陈建华/图
编辑 汪文成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