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评论员
在武汉的各类称谓之中,“百湖之市”是长期代表自然颜值和城市气质的一个。
百湖是天赐之宝,千园是人为之功。从百湖之市到千园之城,这是一座城市在漫长的时间轴上完成的进阶,在发展的大坐标中画出的向上曲线。
从百湖之市到千园之城,不只是休闲空间的拓展,更是发展理念的跃升。在武汉,千园和百湖,不是割裂的,不是孤立的。前者包容了后者,后者支撑了前者,其发生过程,就是深度梳理大自然给予这座城市的宝贵财富,精心整理城市角角落落的空间,一代又一代人接力绣花,推动城市美学的更新、治理观念的升级、城市生活的飞跃。
从百湖之市到千园之城,既标记了城市文明的温度,也标注了人民幸福的厚度。漫长的中国古代史,产生了色彩斑斓的园林文化,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和寺观园林等,留下了“城中烟树绿波漫,几万楼台树影间”的景致,但很多时候,普通民众可望而不可即。武汉的公园变迁史,就是一部不断亲近人民的历史。大大小小的公园,开枝散叶、层出不穷,以公平的公共产品示人,以普惠的民生福祉予人,充值了城市发展的储蓄账户,增值了人民生活的幸福账户。
最美的风景属于人民,因为人民性是城市发展的本质属性。这一属性承载我们党的初心与本源,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致力于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鲜明体现了中国特色城镇化和城市发展区别于其他一些制度和国家的根本价值取向。
最美的风景属于人民,因为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我国发展是一个“并联式”过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叠加发展。这种特征体现在城市发展领域,就是把西方现代城市在漫长发展历程中遇到的命题,以系统集成的方式进行整体、系统的谋划。在这个过程中,现代化人民城市理论成为我们这个党、这个国家的响亮宣言,如牵引绳一般,导引了城市现代化与人的现代化的同频共振、齐头并进。
翻开共和国的厚重史册,共有5次全国性的城市工作会议。从价值取向上看,“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的理念一以贯之。从百湖之市到千园之城,这是一座超大城市在内涵式发展上奋力谱写的进化史,在现代化人民城市建设中坚定书写的蝶变史。邀三五好友,沿湖畔绿道徐徐骑行,任清风掠过发梢,将欢语洒落林间;茶余饭后,踱步至邻近的公园,看晚霞为城市镀上金边,任晚风带走白日的疲惫……日用而不觉的美丽生活,诞生了人民城市理念的具象化表达。这样的表达越坚定、越清晰、越丰富,城市发展就越有活力,就能在华章赓续中走进更加气象万千的天地。
湖北日报客户端,关注湖北及天下大事,不仅为用户推送权威的政策解读、新鲜的热点资讯、实用的便民信息,还推出了掌上读报、报料、学习、在线互动等系列特色功能。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