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潇雨 摄影)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王潇雨 北京报道
随着中国宣布俄罗斯即将成为第76个实施免签政策的国家,以及俄罗斯方面承诺很快将予以中国对等待遇,中俄两个有着漫长陆地边界的邻国终于开始进入更深层次的开放阶段。在“互免”政策刺激下,两国的航空公司一个阶段以来庞大的航空网络布局也将真正迎来收获期。
全面开放
据央视新闻报道,俄罗斯总统普京9月5日在东方经济论坛全会上表示,俄罗斯相应也将对等实施对华免签政策,作为对中方这一友好措施的回应。
在相关消息发布后1小时内,国内在线旅游服务平台同程旅行发布的数据显示,平台俄罗斯旅游相关产品的瞬时搜索量环比增长了6倍多。
这一变化与此前中国宣布对俄罗斯免签之后的市场反应非常相似,可见免签政策对旅游出行相关行业所带来立竿见影的刺激效应。
9月2日,中国外交部正式宣布:自2025年9月15日至2026年9月14日,对俄罗斯持普通护照人员试行免签政策。俄罗斯持普通护照人员来华经商、旅游观光、探亲访友、交流访问,过境不超过30天,可免办签证入境。
在线旅游服务平台去哪儿网发布的指数数据显示,以莫斯科、圣彼得堡为目的地的机票搜索量周同比增长翻番。其中,北京到莫斯科的机票搜索量最高,平均含税价格为1482元;北京到圣彼得堡的机票搜索量周同比增长3倍。
去哪儿方面表示,今年暑期,俄罗斯是深受中国游客欢迎的目的地之一,在此次免签政策加持下,国庆期间前往俄罗斯游玩的旅客有望大幅增加。
同程旅行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八个月,该平台上国内主要城市与俄罗斯之间直飞机票预订热度同比增长超20%,其中以莫斯科、圣彼得堡、摩尔曼斯克、喀山等目的地热度最高。
今年以来,同程旅行平台俄罗斯度假产品主要以莫斯科、圣彼得堡、喀山三地热门景点组合的跟团游线路热度最高。
在未实施免签政策之前,中国与俄罗斯之间的旅游市场本就已经开始显示出显著的“双向奔赴”特征。
中国驻俄罗斯大使张汉晖今年6月在两国媒体发表署名文章《中俄旅游合作加速“双向奔赴”》中就提到,“过去一年里,在双方共同努力下,两国旅游领域合作取得一系列成果,双向旅游人数显著增长。据中方统计,2024年中国内地居民首站赴俄罗斯旅游103.94万人次,同比增长209.3%。2024年中国内地接待俄罗斯入境游客150.35万人次,同比增长115.1%。”
自中国实施更加开放的出入境政策以来,在免签以及过境免签方面一直呈现出更加宽松的趋势,其中与全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缔结了涵盖不同护照的互免签证协定,同时也对外国游客来华期间所面临的住宿、支付等“老大难”问题做出了针对性的服务提升,这也使得“China Travel”这一入境游招牌开始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力,吸引了更多外国游客入境中国。
此次中国率先宣布对俄罗斯免签,也将进一步激发入境游市场的增长,尤其是对俄罗斯游客来说,近十多年以来海南三亚都是吸引众多俄罗斯游客的热门海岛目的地,而海南近年来也在利用其特殊政策环境加快开放步伐。2024年初海南正式实施扩大免签入境事由政策,针对包括俄罗斯在内的59国人员,将免签入境事由从旅游扩展至商贸、访问、探亲、医疗、会展、体育竞技等,免签入境海南停留不超过30天。
中俄两国关系的逐渐深入,以及包括经贸等方面交流的增加,也推升了旅游市场的增长。
一家总部位于北京的国际旅行社负责人近日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没有宣布免签之前,来中国旅游的俄罗斯游客就显著增加,因为两国之间直飞的航线越来越多,通航的城市也不仅仅只有莫斯科和圣彼得堡这样的传统热门地区,还包括从西部到远东地区很多非热门城市都开通了直航,这也使得俄罗斯游客来中国更便利,目的地也从此前集中在京沪以及三亚等城市,开始向更多一二线乃至三线城市延伸,我们也顺应需求增加了更多面向俄罗斯旅客的深度游产品。”
同样,中国游客赴俄罗斯旅游的热情也持续被释放。一位从业超过二十年的俄罗斯旅游产品批发商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中国老一辈的游客对俄罗斯有天然‘滤镜’,因此前往俄罗斯旅游兴趣浓厚,再加上俄罗斯早已经实施对中国游客团队免签政策,所以一直以来客源都非常稳定。”
该人士表示,虽然疫情影响以及俄乌冲突对中俄旅游市场有不小的打击,但随着各方面逐渐趋于稳定,再加上一些信息差的消除,以及航空公司大量恢复或者开通新航线,所以游客数量也很快回升,“如果俄罗斯在9月能正式宣布对中国游客免签,相信国庆长假乃至后面的春节假期会迎来爆发期。”
空路拓宽
“中俄两国的航空公司各有不同的考量,但共同的解决方式都是增加两国之间航空连接,”一位国有航空公司市场部门人士近期对《华夏时报》表示,“中国航司在国际线上恢复整体仍不及预期,尤其是北美地区远未回到正常水平,很多长航线运力需要释放,开通更多俄罗斯航线就成为比较现实的选择。而俄罗斯的航空公司因为受到制裁在航线网络上受到很大限制,而中俄航线正好在旅游、贸易等往来增加的情况下成为一个新的出口。”
航空数据分析机构航旅纵横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月1日至9月1日,国内往返俄罗斯的民航旅客量超225万人次,同比去年增长约49%。
需求快速增长的背后,是两国航空公司持续在相关航线上增加的运力投入以及更多航点布局构筑的密集航线网络。
携程发布的暑运数据显示,今年暑期俄罗斯位列中国入境游五大客源国之一。7月以来携程平台上俄罗斯入境游订单同比增长150%。航空数据分析机构航班管家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中俄两国8月往返航班量2248班次,恢复至2019年的94.9%,通航航线55条,通航国内(不含港澳台)城市21座,通航国际城市14座。
航班管家方面表示,从目前中俄航线航班量比例来看,中国航司占比52.2%、俄罗斯航司占比47.55%。而从具体承运航司来看,俄罗斯航空、中国东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东航”)、中国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南航”)承运航班量是最大的三个承运商。如果从航班量同比2019年增幅来看,前三位则分别是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国航”)(1.36倍)、海南航空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海航”)(1.15倍)以及四川航空股份有限公司(56.5%)。
“除了传统的莫斯科、圣彼得堡这样的航点之外,中俄两国之间开通直飞的航点数量更丰富了,甚至像南萨哈林斯克这样小众的航点都开通了直飞航班,更不用说还有像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和伊尔库茨克这样早已经成为受中国游客喜欢的目的地。”前述旅行社负责人对本报记者表示,“俄罗斯从西部靠近欧洲,到中部和远东地区,从城市风貌到自然风光差异巨大,尤其是现在旅客需求更加个性化,对一些小众目的地的兴趣开始增加,比如最东端的堪察加半岛、萨哈林岛(库页岛)这些有着雄奇地貌的地区虽然相较其他地区花费更高、交通也不够便捷,但已经成为很多国内游客开始涉足的目的地。”
航线网络覆盖的增加,也使得中国游客赴俄罗斯旅行的足迹延伸至更多目的地,一位在2025年初在俄罗斯进行为期一个月深度游的游客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本以为自己去的地方足够小众,没想到在北极圈内的俄罗斯小城摩尔曼斯克都会一路遇到国内来的旅行团和自由行旅客,在当地一个‘网红’景点,号称世界上最孤独的秋千拍照时,几十个人全是中国游客,显得这个秋千的孤独有些‘名不副实’。”
从目前中俄直飞航班量来看,国有“三大航”依旧是主力,其中东航占比达到31.69%,是中国航司中投入最大的。而南航和国航也分别达到17.63%和16.52%。其中东航仅从国内飞莫斯科就开通了包括上海、北京、沈阳和西安的直飞航线,还在去年开通了中国首条直飞喀山的航线。南航还将在9月9日复航武汉与莫斯科之间的直飞航线。国航在今年3月开通了北京-符拉迪沃斯托克航线。
责任编辑:黄兴利 主编:寒丰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