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宁波市宁海县的白溪水库,由大松溪、清水溪、浑水溪三溪汇流而成,也是原浙东大峡谷景区所在地。
宁波市内,宁海县的自然山水风景度,居各大县市区之首。
宁海的山水之美,精华风光就在浙东大峡谷的三溪之间,千姿百态,万种风情。
大松溪,发源于宁波市和绍兴市交界的望海岗,源头有松木岭,周围松树成林,溪畔有大松山,故名大松溪。
沿线汇聚深坑溪、小塘溪、里坑溪、上辽岗溪、墩深坑、横坑溪等溪流,流经险竣的月亮谷,就进入了浙东大峡谷景区,雄、奇、险、幽,急流、飞瀑,千回百转,峡谷风光,原始而迷人。
2004年,大松溪峡谷开辟为浙东大峡谷景区,2018年,因饮用水源区的环保原因,景区关闭,成为了无人区,恢复了原始与野趣,只有户外活动爱好者深入峡谷之中,寻幽揽胜。
景区关闭后,长期无人管理,年久失修,栈道、铁索桥、木板桥锈蚀、破损严重,安全隐患重重,提醒大家请勿以身试险!
大松溪流经飞龙桥,与清水溪、浑水溪之水相汇。
水上天桥飞龙桥,是王家染村与山洋村往来的捷径,也是白溪水库的地标,户外游玩的网红打卡地。
清水溪,发源于天台山脉主峰华顶山北坡,流经天台县原大同乡,在下庄村汇聚龙潭坑溪,流至庙下坑与山金坑溪相汇,溪水清澈透明,一尘不染,故名清水溪。
永迎桥、清水溪营地、麻朱潭,是清水溪沿线的三处网红打卡地,三点连线,经典的溯溪玩水线路。
山金坑溪上的永迎桥,是宁波和台州两市的界桥,桥上有国务院2009年所立的界碑,一桥跨两市,山金坑溪和清水溪峡谷,就是两市的分界线。
2012年,清水溪畔建成了露营基地,一座吊桥横跨两岸,一度成为了网红打卡地,各地游客远道而来,兴盛而热闹。
崇山峻岭之间,路远地偏,逐渐冷清落寞。
十余年间营地无人打理,逐渐荒废,简易房屋破败萧条,冷清落寞。
清水溪与深坑溪两水相汇处,深坑溪口的麻朱潭,是新晋网红地。
两山夹峙之间,溪水突遇断崖,形成了三道瀑布三个潭,溪水清澈如碧玉,宛如珠链连环,人称麻朱潭,村庄因此而名麻朱潭村。
三瀑三潭连环,顶级玻璃水,隐秘的玩水胜地。
深坑溪与清水溪相汇,亦称梅坑溪。
从张辽村下山过红岩坑溪,登山而上翻过磨石岭,再下山经梅坑跨越清水溪,继续登山而上翻过油木坑山,经过荒废的大坪村下山跨越浑水溪,再登山而上至岔路镇上李坑村,这条路是宁海越野挑战赛105公里组别赛道中最艰难的路段,也是风景度最佳的赛段,精华风光就在于连穿清水溪和浑水溪。
跨过清水溪的竹木小桥,罕有人至,是颖之见过的最孤独的小桥流水。
浑水溪,发源于华顶山南坡,也有写成混水溪,与清水溪之名相对应,一清一浑。
源头的里岙溪、西溪相汇于天台县石梁镇双溪村,流至天封村,北汇华顶坑水,南汇南辽水,称为天封坑,又名金顺坑,汇入黄龙水库,被堵峡截流,流入宁海境内的水量大幅减少,与源自野猪坪的溪水相汇后,经坐视岩流入宁海县境内。
黄龙水库直至宁海县境内的下大岙水库之间,风光奇胜,是夏日溯溪戏水避暑胜地,经典路段就在白龙潭至枫路湾之间。
浑水溪迂回婉转,两岸绝壁耸峙,峡谷沟壑,奇岩怪石,潭瀑连环,溪坑鱼密集,原始、神秘与野性并存。
原始峡谷,人迹罕至,险象环生,通讯无信号,溪谷狭窄,纵深较长,若遇洪水难寻退路,因此夏日雨天忌往浑水溪游玩。
浑水溪与清水溪相汇后,从王家染村前流过,流至柴家岭山脚与大松溪相汇为白溪,奔流向海不复回。
1998年9月,正式动工开建白溪水库,2000年10月下闸蓄水,总库容1.684亿立方米,是宁波市内库容量最大的水库,也是最深的水库。
颖之曾遇到一群潜水爱好者,他们说,白溪水库深逾百米,在水下遇到一米多长的大鳗鱼。
三溪汇流的白溪水库,上游崇山峻岭,大山绵延,人烟稀少,是宁波市内水质最干净、污染最少的水库。
2002年,宁波市建成了白溪水库引水工程,将白溪之水通过隧道和管道,引至东钱湖水厂,改变了宁波人以前用东钱湖水作为饮用水源的历史。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