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新闻周刊消息,9月3日晚,恩施大峡谷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公告称:2025年8月1日开始,公司在恩施大峡谷景区推行了VIP“优速通”试运行服务。该服务试运行以来,受到广大游客及网民高度关注,根据广大游客和网友的意见建议,我公司决定即日起暂停VIP“优速通”服务,后续将系统梳理游客及网友的意见建议,优化产品内容,提升服务品质,为游客提供更加舒适的旅游体验。
据了解,该VIP“优速通”的核心卖点是“尊享快速通行”,即让游客告别排队烦恼,包括地面缆车、客运索道、接驳车等在内的快速通行。恩施大峡谷“大联票”的票价为370元,含七星寨和云龙地缝门票、一次景区交通车以及上行隧道、地面缆车、手扶电梯和垂直观光电梯。而680元的VIP“优速通”,包含景区这370元“大联票”和免排队、休息室等增值服务。不少网友表示,VIP多出的310元就是可以“插队”而已。
从该景区推出VIP“优速通”服务之时,就引发了付费“插队”争议,如今试运行33天后“紧急”叫停恐怕也在情理之中。对于“优速通”,大多数游客并不陌生。类似服务广泛存在于迪士尼等人造乐园中,但在自然景区中鲜有尝试。有业内专家指出,自然景区与迪士尼、环球影城这样的商业投资项目不同,在原有票价基础上再推出“优速通”,有过度商业化倾向。另外,山川、湖泊等自然资源具有公共属性,是公共资源,这些资源用来发展旅游业,需要保障旅游的公平性。这类景区不应在既有票价内增加隐含消费,层层加价。
此前,恩施大峡谷就因为“排不完的队”“排队秩序混乱”“景区门口都能堵半小时”等现象广受诟病。景区运力不足、管理粗放本该“从自身找问题”,如今却成了找游客收钱的“噱头”,属实“抄错了作业”。
景区想要解决游客“痛点”理所应当,但不能只盯着门票上的“一锤子”买卖。“门票经济”虽能带来直接收益,但也容易导致严重的路径依赖。如果收入增长乏力,不少景区往往会选择在原有的“舒适区”里挖掘更多盈利点。于是在门票上“变相涨价”就成了条件反射式的选择。可通过门票“插队”服务项目弥补收入,这不仅损害游客利益,从长远看,也会削弱景区的核心吸引力和品牌价值。
此外,景区要在游客体验感上多想办法。之前有景区尝试“低票价、长停留”,让游客少花钱,却能体验500多种节目活动,以此令游客在游览中获得情感共鸣,提升二次消费的意愿。情绪价值、文化体验叠加山川资源,或是景区未来该思考的经济增长点。
成功案例用事实证明,通过亲民的定价策略提升二次消费,景区完全可以摆脱门票依赖。利用大数据分析游客画像和行为,以文旅融合为路径深挖文化价值,精准地满足游客需求,真正地解决“痛点”,努力优化基础服务,让游客为文化、为体验、为情感共鸣自愿付费,才是景区树立口碑、提升收益的正确打开方式。
上游新闻评论员 康磊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