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友贾大为先生向我展示了一组1960年4月由《吉林画报》社出版,吉林省新华书店发行的彩色明信片。这组明信片共12枚,封套单独附有松江路单色风光版画,红色仿宋体字标题为“江城风光”。
根据封底所附目录,第一张为“北山旷观亭”。这是吉林北山公园西峰上标志性的老景。旷观亭是一座一层木质结构的六角攒尖亭,大致修建于民国初年,有1913年和1924年等说法。旷观亭曾悬有两块牌匾:一为亭子东侧悬挂华世奎所书的“旷观亭”,另一为西北侧宋小濂题写的“旷亭”。另外亭柱上有楹联:“登高望远四面云山千家烟树,听啸临风一川星月万里江山”。1964年木亭被翻建为绿色琉璃瓦二层单檐六角攒顶的新亭,2008年,又新建了平安钟楼。故而明信片中乃是西峰比较原始的景色。
第二枚为“北山凉亭”。但从绛红色穹庐顶可知,这便是修建于1958年的“跃进亭”。此亭位于东峰揽月亭东南侧,因亭顶式样独特而在坊间另有诨名。1985年跃进亭被拆除改建为二层亭子。
第三枚题为“北山江山亭”,此亭于1947年修建在西峰。据《吉林市园林志》记载,上世纪六十年代,江山亭曾被重修,但是明信片的画面中为夏季景色,结合这套明信片的发行时间为4月判断,此图应为重修前的景色。
第四枚题为“北山石桥”,此即揽辔桥,民间俗称罗锅桥。
第五枚题为“北山泛雪堂”,此处本为旧时文人墨客吟诗作赋之处,如今已改为经营场所。
第六枚题为“玉皇阁鼓楼”。鼓楼位于玉皇阁西南角,隔着山门与钟楼同列。鼓楼正面墙上有扇面形砖雕一块,题字“幻觉”。
第七枚题为“北山革命烈士陵园革命烈士纪念塔”。据史料记载,1953年政府在北山兴建烈士陵园,安葬解放战争、抗美援朝牺牲的功臣和社会主义建设中忘我献身的革命烈士。1956年在陵园高处树立起一座高30米的纪念塔(陵园官网记为28米,文物名录记为29.6米,30米记载出自《吉林市园林志》)。
第八枚题为“松花江畔之春”。画面中的儿童装束极富时代感。
第九枚题为“松花江初晓”。耐人寻味的是,在明信片发行的时代,架线铁塔、冒烟烟囱所代表的是工业勃兴的气质,可如今,这已然成为不宜居的象征。
第十枚题为“吉林市宾馆”。1955年,在原吉林省博物馆基础上建起楼房,即吉林市宾馆,1982年改为东关宾馆。此建筑现已被拆除改建了世贸万锦酒店。
第十一枚题为“吉林化学工业公司染料厂”。此厂始建于1954年,1957年投产,是一五期间落户吉林的重大项目之一。画面中为工厂正门的双塔,现只存一座。
第十二枚题为“江边银树”,此即雾凇、树挂景观,为吉林市的人间奇景。画面展示的为当时市总工会门前的松江路冬景。
历经六十五年的岁月变迁,明信片所记录的优美风光且欣欣向荣的城市,已经紧随时代脉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今结合现貌再看这套照片,沧桑变化的感慨又怎能不由衷而发呢!
本文为优雅的胡子原创文章,其他自媒体转载须经作者同意。
特别鸣谢贾大为(易林学馆)先生对本人撰写此文给予的支持和鼓励!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