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榆林日报】
一座座现代化的图书馆拔地而起,一个个智能化的城市书房点缀街头……这些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正悄然融入百姓日常生活,丰富着榆林这座城市的精神底色,改变着广大市民的文化生活方式。
榆林市图书馆人气旺 记者 郝彦丰 摄
近年来,榆林市大力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通过构筑覆盖城乡的图书馆服务体系,持续打造文化高地、赋能全民阅读,有效提升了城市文化软实力和群众的文化获得感。
榆林市图书馆开展“一书易世界”活动 记者 郝彦丰 摄
截至8月13日,榆林市图书馆累计进馆读者突破300万人次。这座建筑面积达6.48万平方米的图书馆,不仅是西北地区规模最大的地级市图书馆,也已成为榆林的文化新地标。开馆仅16个月,该馆已接待读者316万人次,图书借阅量达93.8万册次,办理读者证10.9万张。2024年,该馆读者服务满意度平均达98.4%。
作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另一重要组成部分,清涧县路遥图书馆的城市书房建设,正是全市县级图书馆创新发展的一个缩影。
清涧县路遥图书馆一角 记者 郝彦丰 摄
为纪念清涧籍著名作家路遥,清涧将县图书馆更名为路遥图书馆。该馆设有16个功能区域,包括成人阅览区、少儿阅览区、视障阅览室等,可满足不同人群的阅读需求。目前馆藏纸质图书12.8万册、电子图书15万册。目前,该馆已完成9个镇和1个街道的分馆建设,同时,已建成并运行6个城市书房,另有2个正在建设中。
清涧县路遥图书馆一角 记者 郝彦丰 摄
据路遥图书馆馆长贺永春介绍,该馆成功打造了城市书房“5分钟阅读圈”,居民在城区步行5分钟即可到达一处书房。所有书房与总馆之间实现通借通还,全程自动化管理。
穿梭于榆林的城乡之间,流动图书车犹如一座座“移动的知识方舟”。它满载着精选书籍,将缕缕书香从城市送往乡村腹地。
同时,榆林还拥有海量的数字图书资源。各种形式的新型文化空间、服务点、职工书屋等不断涌现,让阅读变得更加便捷。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13个公共图书馆、296个图书馆分馆、43个城市书房和233处新型文化空间。公共图书馆总藏书量达395万册,年文献外借量150万册次,年流通人次超过410万。
记者 郝彦丰 崔瑞妮
编辑 拓智慧 校对 秦学 责编 李治学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