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旅游报】
“桂林导游潘国灿和阳朔的一位筏工在我遇到意外和困难时给予了极大的帮助……”当地时间8月28日,中国驻意大利使馆收到了意大利游客米尔瓦·卡内瓦利写来的感谢信。
几经辗转,中国旅游报社记者联系上了信中提及的潘国灿和筏工,潘国灿是桂林市漓旅国际旅行社的意大利语导游;而信中提到的筏工则是漓江景区的黄启斌。
竹筏工人黄启斌(左)和导游潘国灿。受访者 供图
“事发时是8月19日上午,我正带领一个意大利旅游团在漓江游览。游客米尔瓦·卡内瓦利登船游览时,手机不慎从口袋滑落江中。我就试着向码头上的竹筏工人求助,很多人闻讯后纷纷赶过来帮忙。”潘国灿对记者说。
当时,51岁的筏工黄启斌正在岸边休息,听到求助声后,他立刻回到竹筏上戴好潜水镜,又跑到手机落水点,纵身跃入江中,反复多次潜入水中寻找手机。
“当时因大雨过境,漓江水位上涨至3米左右,且水质浑浊、伴有风浪,水底能见度仅有10厘米左右,在水流的冲击下,手机位置也可能发生变化,找起来还是比较困难的。”黄启斌说,“只能增加浮上来换气的次数,一点一点在河底摸索寻找。”
大约半个小时后,黄启斌手举一台白色手机,在距离手机落水处3米左右的位置露出水面,手机找到了!
上岸后,黄启斌将手机交给了潘国灿,便继续接待别的客人去了。
“当游玩回来,米尔瓦·卡内瓦利看见手机失而复得时,非常开心,旅游团同行的20多人也自发地鼓起了掌,脸上都洋溢着笑容。”潘国灿回忆道。
米尔瓦·卡内瓦利在感谢信中写道:“当我结束游览返回时,手机已经被找到。这台掉入江中的手机,经过一群热心人的寻找和传递,再次回到我手中。非常希望能够当面向帮助我的筏工表达感谢,但不巧他已驾船去工作了。因此,我非常遗憾没能当面向他表达谢意。”
这份跨越国界的帮助,让第一次到访中国的米尔瓦·卡内瓦利发自内心地爱上了中国,敬佩中国人民。离别前,她告诉潘国灿,到中国之前,她已经听说中国人民很友好,亲身经历以后更加印证了这一印象,中国人民的美好令她铭记于心。
对于从小在漓江边长大,又在漓江景区工作了十多年的黄启斌来说,跳入漓江帮助游客寻找物品并不稀奇,为游客排忧解难几乎是他的本能反应。8月30日上午,当他得知米尔瓦·卡内瓦利写了感谢信时,深感意外。这位朴实的阳朔汉子告诉记者:“这只是一件小事,换成景区的其他工作人员也会这样做。”
美丽的漓江,不仅串联起秀美的自然风光与多彩的人文历史,更编织了不同文明间相互尊重、相互欣赏的情感纽带,成为桂林建设世界级旅游城市的生动注脚。“我的经历,体现了中国人民的慷慨和无私精神。我将永远珍藏这段珍贵而美好的回忆。”米尔瓦·卡内瓦利在感谢信中写道。
原题:《“我将永远珍藏这段珍贵而美好的回忆”——一封意大利游客的感谢信》编辑:杨硕审核:邓敏敏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