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旅在滇南腹地,自然风情是醉心的美景;而人文古韵,更让游客怦然心动。踏上建水古城这一美丽富饶的土地,朱家花园、团山民居这两个人文历史景点,你就不得不驻足凝望了。看到潮水般人流的涌进,有谁能克制住一探究竟的冲动呢?
建水觐光楼
建水朝阳楼
迎晖门门廊
一个在城芯,一个在乡村,滇南建水的这两个晚清民初建筑景区,有着一个共同点,即依靠一个小小村落的矿产而积累财富至钜万。建水古城中心的朱家花园,主人姓朱;距建水古城13公里的团山民居,主人姓张。皆为当地势要豪横的乡绅著姓。
个旧锡矿,成就了千万个亿万富翁,留存的历史人文景观,却只有朱家花园、团山民居,这很让人有些回味了。个旧,是蒙自县的一个山村小寨,明清时期,因为盛产锡矿,吸引天下人在此淘金。清朝光绪朝,个旧锡矿年产1万吨,成为全国最大锡矿产地,世人誉称为中国“锡都”。
建水“朱家锡”
朱家锡锡制品
朱家锡锡制品
朱氏商号
朱氏购买个碧石铁路股票
正是因为个旧产锡,建水商贾因地理近便,即早先下手挖矿。建水人朱成章、朱成藻兄弟,在清朝同治年间即将个旧锡锭销往外省而致富;光绪朝,朱氏兄弟亲自到个旧开采锡矿,首掘即得富矿,一口气买下9个矿口,并开设了“朱恒泰”炉所一座,自己冶炼锡矿,这即是个旧锡矿史上著名的“朱家锡”。
会泽公园巨大铜钱
古铜钱
古铜钱范
散串古代铜钱
以“朱恒泰”为根基,朱氏兄弟在蒙自开设总号,在滇、川、桂、香港、越南设立分号,长途贩运个旧锡矿、云南烟土和洋纱、布匹、百货,跻身滇南八大商号行列,成为近现代云南著名的”临安帮“,与”云南帮“、”腾冲帮“三足鼎立。
建水学政旧址
朱家马帮
朱家花园厢房
朱家花园梅馆
因为家财亿万,朱氏兄弟即在建水古城开始建筑规模庞大的朱家花园。朱家花园占地面积2万平方米,房舍214间,天井42个,具有”三间六耳三间厅附后山耳,一大天井附四小天井“的滇南民居建筑格局。朱氏花园的建筑讲究风水,有所谓的”四水归堂“。水,即财富;归,即汇聚;堂,朱氏宗祠。梅馆、兰庭、竹园、菊苑,布局和谐,文雅精致,彰显朱氏家族崇重孔儒教化的文化心理。
建水科考人才多有“临半榜”之称
朱氏宗祠
朱家花园“四水归堂”
朱家花园大天井
朱家花园“兄弟连科”门额
建水团山民居,是张氏家族聚居的古老自然村落。明朝洪武年间,江西饶州府鄱阳县许义寨的张福,到云南临安路做贸易生意,后定居团山。清朝初年,团山张氏族人即跑马帮赚钱,做小生意,十分辛苦。1889年,云南蒙自海关开关,张氏族人开始到个旧挖矿。他们遵循忍字当头的祖训,负重蛇行,将锡矿从深山中以马帮艰难外运,吃尽了人间的苦难。
张氏宗祠祖先牌位
张氏“祭祖歌”刻碑
张氏宗祠甬道
张氏宗祠正门
张氏家族在个旧锡矿开采中,渐次致富,开设了”福来祥“、”吉昌“、”天吉昌“,成为滇南屈指可数的富商大贾。蒙自修建个(旧)碧(碧色赛)石(屏)铁路,以商股认捐集资。张氏家族的三家商号出资最多,因而1936年开通的个碧石铁路在团山村设有火车站,至今这一车站还在运营。为了显亲扬名,为了祭祀先祖,为了凝聚家族团结力,张国义、张国明兄弟在团山建筑了张家花园。
张氏家族十三世祖张树元画像
张家花园石雕
张家花园石周
张家花园庭院
张家花园始建于清朝光绪31年(1905年),占地面积3495平方米,有大小天井21个,房屋119间,整座张家花园由寨门、一进院、三进院、花园祠堂和碉堡组成,系城堡式私家园林。张家花园只是团山民居的核心组成部分之一,景区内还有其他民居15座、寨门3座、寺庙3座、宗祠一座,占地面积18384·5平方米。
团山村民居
团山村西寨门外大成寺
团山村民居甬通
非张姓家族的司马第
民居内天井摆设
团山民居是滇南乡村建筑的典型,系”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跑马转角楼”的特色建筑组合体。团山民居粉墙黛瓦、檐角飞翘、形制规整,布局灵活,外雅内秀,尤其是木雕、砖雕、石雕奇巧精湛,化为凝重的文雅书卷气。
团山民居大天井
古旧土砖墙
张氏家族“秀才第”
团山村老旧危土墙
团山村西寨门香蕉园
团山民居大成寺门前一口古井
家族史、宗祠文化,在滇南建水的朱家花园、团山民居写下了重重的一笔。游兴所至,不妨略窥一下朱氏家族的儒商并举,和张氏祠堂的百忍歌,对此,你可能有所会心吧?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