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呼和浩特市文化旅游广电局将文旅发展与文明建设深度融合,通过打造文旅地标、举办特色活动等系列举措,让城市文明底色更亮、文旅产业活力更足。据统计,今年1月至7月,全市共接待国内游客超3413万人次,游客总花费超50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7.73%、3.13%,均居全区第一。
“来呼和浩特一定要来一趟敕勒川草原。”8月4日、5日,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创始人、东方甄选CEO俞敏洪来到呼和浩特。行程最后,他打卡了敕勒川草原,被草原的美景折服,从而热情地向网友们推荐呼和浩特这座城市。
不仅是暑期,呼和浩特全年都在释放文旅吸引力。老牛湾黄河大峡谷作为5A级景区表现尤为突出,“五一”假期游客量同比增长154%。清水河县冯家塔至老牛湾公路获评交通运输部2024年度“我家门口那条路——最具人气的路”。
景区亮眼的成绩离不开整体的规划布局。2025年,呼和浩特市文化旅游广电局推动出台《呼和浩特市文旅产业空间发展规划(2025—2035)》,圣水梁、哈达门等33处景区全新升级,黄花窝铺、了目山天池等13处休闲观光点陆续开放,大黑河军事文化乐园、回空间、小草公园等成为新的热门打卡点。大青山生态漫游线、青城炫彩观光线等13条公交专线全面开通,将各大景区串珠成链。
“五一”假期,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蒙曼来到呼和浩特。在丰州故城博物馆,她仰望着万部华严经塔感叹:“这是呼和浩特非常著名的地标性建筑大白塔,塔内留存着各民族文字的题记,从中可以看到这片土地承载的文化信息……”像她一样,来呼和浩特的游客大多会到文博场馆参观。截至今年7月底,全市文博场馆接待游客量超441.7万人次,同比增长8.72%,创历史新高。
此外,精彩纷呈的文旅活动也成为吸引游客的重要抓手。举办刘若英、小沈阳、苏见信等9场明星演唱会,累计接待游客超200万人次,服务保障工作获全网点赞。2025年中国原生民歌节、5·18国际博物馆日、乌兰牧骑艺术节等20余场大型活动相继举办,得到文化和旅游部高度肯定。呼和浩特入选携程口碑榜“2025中国100目的地”榜单,城市影响力持续提升。
家门口的文化惠民活动让市民共享文旅发展成果。截至今年7月底,呼和浩特举办乌兰牧骑惠民演出、文艺快闪450余场;“落日音乐会”“欢腾的敕勒川”等品牌活动累计吸引观演人数超7万人次;青城剧坛、青城文化讲坛、青城夜校等常态化惠民活动持续开展;“月月邀您看大戏”“艺美北疆”等系列演出让市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文化盛宴。
通过一系列扎实有效的举措,呼和浩特市文化旅游广电局将文旅发展与文明城市创建紧密结合,让城市因文化而厚重、因旅游而生动、因文明而美好,书写了文旅赋能文明城市创建的精彩篇章。
丨来源:青橙融媒(记者 王璐)
丨编辑:于惠敏
丨校读:张英
丨审核:韩舒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