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每每把香格里拉,唤作“最后的香格里拉”。香格里拉,诚然是永远的香格里拉,何有“最后”之说呢?这“最后”二字含义,是否蕴涵了人们对其珍视和保护的缺位,以致破坏了造化给予她的大美风光?
那年,与阿铃等三五好友,开启了一场说走就走的香格里拉之旅。然而,踏上通往秘境之路时,我却有点懵了,长时间行走在崎岖的碎石高坡路上,路旁的树木渐渐稀疏,最后见到的是低矮的灌木和疯长的野草,空气越来越稀薄,高原反应像一只无形的手,扼住我的喉咙,呼吸愈发困难,双腿就像灌了铅似的,我咬紧牙根,喘着粗气,迎风追逐那隐匿在雪山深处的牛奶海与五色海。当时,不知咋地,遽然间陡生一种“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英雄气概!
“翻过这道山脊,前面就是牛奶海了!”向导指着不远的山头喊道。牛奶海,如一抹幽蓝闯入我的眼帘。我终于挨到她的身边,见她宛如一块巨大的蓝宝石,镶嵌在雪山环抱之中。湖水边缘呈现一圈乳白色,犹如牛奶倾倒湖边洇开时的即景,是时我醒悟,原来“牛奶海” 之名从此而得。四周的雪山倒映在湖水中,与蓝天、白云、湖水融为一体,形成一幅浑然天成的画卷,湖水不喧嚣,不张扬,山风吹过,湖面泛起层层涟漪,光影在水面上跳跃,如梦如幻。
牛奶海的美景令人震撼,她的形成居然这么神奇。地质学家研究发现,牛奶海是典型的古冰川湖。在第四纪冰川时期,巨大的冰川在运动过程中对地表进行侵蚀,当冰川消融后,洼地积水便形成了湖泊。而湖水边缘的乳白色,是因为周边岩层富含碳酸钙等矿物质,在湖水的冲刷下,这些细小的矿物质颗粒悬浮在水中,阳光照射时,便呈现出独特的乳白色带,如同给蓝色的湖面镶上了一条乳白色的珍珠项链。
带着对牛奶海的眷恋,我朝高处的五色海进发。山路愈发陡峭,空气也更加稀薄,而无限风光在险峰,我彳亍而行,向五色海靠近。
当五色海扑入我眼帘时,我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与牛奶海的静谧幽蓝不同,五色海五彩斑斓得宛如一块被上帝打翻的调色盘。湖水在阳光的照射下,呈现出橙、黄、绿、蓝、紫等五种色彩,其色彩相互交织,千变万化。在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光线,湖水的颜色各不相同,仿佛有一股神秘的力量在操控着这色彩的变幻莫测。
原来,五色海的神奇色彩,源于复杂的地质构造与光学原理。湖底分布着不同质地的岩石和沉积物,有的富含铜、铁等矿物质,这些矿物质在水中溶解后,会对不同波长的光进行选择性吸收和反射 。比如富含铜离子的区域会呈现蓝色,而铁元素则可能带来绿色或黄色。再加上湖水深度变化、水底地形起伏,以及天空光线的折射、散射作用,共同造就了这如梦似幻的五彩奇景。
夜深人静,我躺在民宿的床上向窗外眺望。高原的星空格外明亮,银河像一条闪闪发光的河流横贯天际。远处的雪山在月光下泛着幽蓝的光,沉默而庄严。我突然意识到,所谓的“香格里拉”或许并不单指那两片湖水,而是这整个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状态。当人类学会敬畏自然,不再狂妄地试图征服它时,当人们的心灵能够像那两片湖水一样,保持纯净却又包容万象时,香格里拉便将无处不在。
次日清晨,我们踏上归途,伸手车窗外可随意触摸的云朵,我悠然意识到,香格里拉之美,可谓是美到极致,美到令人心醉神迷;保护香格里拉生态环境,保护国家自然景观,国人应当齐发力。否则,任由游客中个别人不经意间损了她的芳容而不加予制止,那么或许有一天,当牛奶海不再湛蓝,五色海不再浮翠流丹,你我如果真的见到“最后”的香格里拉时,那真的感到莫大的悲哀啊!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