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这片神秘而美丽的土地,总是藏着无数令人惊叹的自然奇观。儿子从小红书上看到纳雍有处被称作“小瑞士”的地方,藏在深山里有好几重瀑布,山顶能望见红顶白墙的人家,是个宛如仙境的秘境。于是我们便驱车前往。
车子在盘山公路上蜿蜒前行,不时与散落的村庄擦肩而过。儿子望着窗外说:“贵州深山里这样的小村子真多,从前没有修通公路的时候,村里人要想走出去,不知道得多困难。”我点头应和:“也许正因如此,这里的风景才保留了最初的模样。”
窗外是连绵的山峦,云雾像轻纱般缠绕在山腰。偶尔可见几户人家依山而建,白墙红顶在翠绿的山色中格外醒目。这般景致,确实有几分瑞士山间的韵味。
转过一个弯道,一道瀑布突然闯入视野。那就是吊水岩瀑布了——水流从两山夹峙处奔涌而出,呈阶梯状逐级跌落,宛如一匹白练悬于山间。飞瀑坠入深潭,溅起万千水珠,在阳光下折射出绚丽的虹彩。水声轰鸣,水汽扑面,让人顿觉清凉。

我们正沉醉在这壮观景象中,一位当地村民告诉我们,要看到真正的“纳雍小瑞士”,还得沿路继续向前,见到齐兴村的标识后,寻一条小路上山。只是那路极窄,会车十分困难。
果然,刚驶入小道就遇上几辆下山的车。儿子小心地将车倒回村子,停在一户农家的院门前。这时,一位老人从屋里走出,听我们说明来意,老人笑呵呵地说:“没关系,许多上山看瀑布的人都会把车停在路边。然后步行上山。”

他接着说:“刚好我要到山顶去看我家的牛羊,我们经常会走一条小路上山,我带你们一起走吧。”
老人精神矍铄,手提一根竹杖,领着我们踏上一条隐蔽的小径。我们跟随老人沿着一条石径小路,顺着山坡蜿蜒上行。这条小路如果不是老人带领是很难发现的,因为它藏在绿树和藤蔓之间。
路上,老人给我们讲起当地的传说:相传很久以前,这里是一片干旱之地,百姓们祈求上天赐予甘霖。一位神仙告诉他们,只有用虔诚和勇气才能感动上天。于是,人们手挽手、肩并肩,形成了一道人梯,最终感动了上天,泉水从岩上倾泻而下,灌溉滋润着这片土地。这个传说不仅为纳雍小瑞士增添了几分神秘色彩,也让人对这片土地充满了敬畏。
老人家养了几十只黑山羊和几头黄牛,都散放在山间。“它们自在着呢,”老人说,“我隔三差五上来看看就成。”
行走在山林小径上,比在公路上行车惬意得多。每转过一个弯,回望来路,总能看见山脚下的村舍在绿荫中若隐若现。小径穿过玉米地,玉米秆已高过人头,让人想起童年时在田间奔跑嬉戏的时光。
山坡上果然散见黑山羊在吃草,听见人声,警觉地抬头张望,又低头继续咀嚼。牛铃叮当声随风传来,时近时远。
未见瀑布,先闻其声。循水声而去,但见一条清溪从脚下潺潺流过。抬首望去,数条瀑布从不同高度倾泻而下,水汽氤氲,虹霓时现。
一路上少见游人,至此却见溪水中已有孩童嬉戏,溪边空地上支着三两帐篷,人们闲坐品茗,悠然自得。我们也择一方溪石坐下,静观飞瀑流泉。水声轰鸣在山谷间回响,阳光透过水雾折射出七彩光芒。
坐在这山水之间,感受着自然的宁静与壮美,呼吸着清新的空气,身心都得到了难得的放松。 这山中的一切,似乎都在诉说着某种永恒。瀑布千年如一日地奔流,山峦始终静默地屹立,连那些散放在山间的牛羊,也依然过着祖辈辈过的生活。而我们这些匆匆过客,不过是这永恒画卷中一闪而过的影子。
在现代生活里奔波久了,人的心灵难免蒙尘。而此处,山水清澈,人心也简单。那位老人与他的牛羊,那则古老的求雨传说,那些在溪边嬉戏的孩童,都在提醒着我们:人原本就该这样自然地生活,与山水相依,与万物共生。

我突然明白,我们之所以向往这样的“仙境”,或许正是因为我们的生活中缺少了这份纯粹。我们建造了繁华的都市,创造了便捷的生活,却也在不知不觉中,远离了天地最初的模样。
老人说,这里的瀑布是上天被诚心感动而赐予的礼物。我想,这礼物不仅是滋润土地的水源,更是一种启示——告诉我们该如何与自然相处,如何在这纷繁世界中保持内心的宁静。
下山的时候,夕阳为山峦镀上了金边。回头望去,瀑布依然在倾泻,仿佛永远不会停止。这一刻,我突然感到释然:山水永远在那里,等着我们在疲惫的时候,回来寻找最初的自己。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