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在山东青岛,我国建设了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作为唯一面向上合组织国家开展地方经贸合作的国际示范平台,7年来,上合示范区不断建设与更新,用开放、合作凝聚“上合力量”。
脚下是胶州湾的土地,眼前却能“环游”世界。
在青岛上合之珠国际博览中心,不用买机票就能饱览异域风情。打卡了土耳其的沙煮咖啡,还能品尝阿塞拜疆醇厚的石榴汁,沉浸式体验过尼泊尔颂钵的疗愈共振,转过头就能欣赏印度的手工木雕。这些跨越山海的文化与物产在这里变得触手可及。
这座矗立在胶州湾北岸的“上合会客厅”,不只是观光打卡地,更是融合会议会展、商品展销、文化交流、商事服务于一身的特色体验综合体,是上合示范区打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的重要窗口。
线下的“风情之旅”意犹未尽,线上的“数字上合”更在分秒不停。
在上合示范区的“丝路电商”服务平台,跨境电商直播间里售卖的哈萨克斯坦的蜂蜜、白俄罗斯的冰激凌,可从产地经TIR物流直抵青岛。中国的智能冰箱、新能源汽车、时令水果也通过“云端丝路”驶入中亚、欧洲的千家万户。
TIR跨境公路运输模式是上合示范区继海运、铁路、航空之外的“第四物流通道”。它最大的优势是“一车到底”,无需中途换装,可以实现“点对点”“门对门”直达。
货物走进千家万户也离不开懂贸易、懂文化的人。中国—上海合作组织经贸学院自2022年挂牌以来,它先后和国内外40多所院校合作,共同搭建起双向人才培养平台。截至2025年7月,这里累计开展了305个培训班次,吸引了84个国家的2万余人次参与。可以说,这里不只是校园,更是为上合多边合作输送“新鲜血液”的重要纽带。
编辑:杨书杰 责任编辑:刘亮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