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安顺市首个“全国科普月”活动新闻发布会召开,会上,贵州省坝陵河桥梁博物馆副馆长朱高望从五个方面介绍了坝陵河桥梁博物馆作为全国最大、省内独有的“馆桥合一”科普教育基地,在参与科普宣传教育方面开展的工作及取得的成效。
据了解,坝陵河大桥是世界首座山区跨峡谷千米级跨径桥梁,也是贵州省内目前唯一可进入桥体内部开展科学教育的超级工程大桥,曾荣获中国建筑行业工程质量最高荣誉奖“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贵州省坝陵河桥梁博物馆是目前全国最大、贵州省内唯一以桥梁为主题的博物馆,馆内展陈面积6350平方米,同时还配套建设多功能教室、桥梁图书馆、研学宿舍、桥梁文创店等服务设施。
在安顺市科学技术协会、安顺市教育局的指导与支持下,贵州省坝陵河桥梁博物馆组织“首批国家卓越工程师”桥梁团队及50余名桥梁工程师在全市中小学校担任科学副校长,与家庭、学校、教育部门协同开展科学素质教育工作,共同努力打造科技示范校。
为让科普教育融入动手实践,桥梁博物馆自主设计开发了中国首个以桥梁为主题的“STEAM实践课程”,推出《桥遇科技》《桥遇自然》《桥遇人文》等校园读本,设计桥梁承重实验、桥梁检修机器人、风洞试验、桥梁数字孪生等56种科学实践教具,该课程体系被教育部誉为中国工科研学先行者。
同时,桥梁博物馆与安顺市科协、安顺市教育局联合打造“桥见未来”科普研学实践营,参与学生达20万余人,其中港澳台地区学生5000余名,为此,坝陵河桥梁博物馆被共青团中央纳入“百万青年看祖国”必经打卡地。
桥梁博物馆与市科学技术协会、市教育局、共青团安顺市委共同策划“国之重器·桥梁工程”主题科普活动,与省公路学会共同组建成立“贵州桥梁科普宣讲团”,先后到安顺市西秀区、关岭自治县、紫云自治县等8县(区)及乡村60余所学校开展科普活动100余场,累计向5万余名学生科普桥梁知识,激发了广大青少年对家乡的认同感、归属感及自豪感。每一次讲座结束,都会有孩子排着长队争先恐后请桥梁工程师签名,把桥梁工程师当成明星、视作偶像。
此外,桥梁博物馆先后接待了菲律宾高等教育委员会主席普洛斯彼罗·德维拉等30余位国际政要及澳大利亚、智利、新加坡等国家的20余位驻华使节,接待了俄罗斯、英国、柬埔寨等60余个国家的5000余名海外青年,被国际社交媒体平台及国内主流新媒体广泛报道,累计阅读人次超过5.6亿,桥梁博物馆正在成为连接海内外的纽带。
近年来,坝陵河桥梁博物馆先后获得“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中外人文交流活动基地”等30余项荣誉。
下一步,安顺市将立足坝陵河桥梁博物馆独具的特色和优势,强化运营管理,加大投入完善设备设施,加强宣传推广力度,打造成为省内标杆、国内一流、走向国际的科普研学实践教育基地,为桥梁知识的普及、科技人才的培养作出积极贡献。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王潇
编辑 沈长志
二审 范力
三审 聂娜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