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年,中国吹响‘三线’建设号角,六盘水成为西南地区主阵地之一,数十万‘三线’建设大军奔赴磅礴乌蒙,用铁与火缔造出一座城的光荣与梦想。”8月27日,贵州三线建设博物馆人头攒动,解说员欧锦戴好讲解器,热情地为游客讲解三线建设的故事。10年来,她累计讲解了1500余场,接待游客超4万人次,荣获“贵州省优秀红色讲解员”“最美劳动者”等10余项荣誉。
欧锦在贵州三线建设博物馆讲解。(资料图片)
2015年,怀揣对“三线”文化的向往,欧锦成为贵州三线建设博物馆讲解员。非科班出身的她,以笨鸟先飞的韧劲投入学习。白天,在展厅反复演练,打磨手势、眼神、语调;夜晚,研读有关资料,笔记本堆成山。为了让讲解更有温度,她主动寻访三线亲历者,倾听他们的故事。“三块石头架口锅,帐篷搭在山窝窝。”建设者们的一句顺口溜,让她深受感动。
“‘三线’文化的价值不能只停留在展馆内,还要让它走进更广阔的天地。”欧锦说,她经常到学校、社区参加文化服务活动,还打造了“小小讲解员”公益培训班,教导300多名孩子学习讲解技巧,培育他们对家乡自豪感。作为六盘水市政协委员,她积极推动“三线精神进校园”,促成百余场宣讲覆盖2万余名师生。
知之愈深,行之愈笃。为更好传承“三线”文化,欧锦时常活跃在公益路上,传递更多温暖。为救助罕见病患者杨文香,她连续三个月奔波协调减免费用,并带头发起募捐。得知李玉梅因学费问题濒临辍学,她连夜联系爱心企业,3天筹集2万元善款助其圆梦大学。“她就是我人生的引路人。”李玉梅告诉记者,在欧锦的感召下,她主动参加学校的志愿活动,接力传递爱心。
“作为一名讲解员和‘三线’文化的传播者,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欧锦说,她会继续用心用情学习研究“三线”文化,努力让“三线”故事家喻户晓。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刘悦
编辑 喻辉
二审 赵昆 杨韬
三审 闵捷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