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发布2025-08-29 22:58:38
今晚
“如愿今夕
2025·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七夕晚会”
正式播出
宜宾三江口、李庄古镇、蜀南竹海等地标
再次亮相央视
央视用28分钟
展现了宜宾灵动浪漫的文化之美
和深沉隽永的家国情怀
竹海为证
七夕不止情话
看女孩如何把日子过成“韧”的模样
江水悠悠
不仅滋养出雕梁画栋的川南特色建筑
更见证了李庄在烽火年代里
那份沉甸甸的家国担当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巧合的是,前一日正是七夕,梁思成、林徽因、吴孟超、吴佩煜、逯钦立、罗筱蕖,他们既是生命里的知己,又是理想中的同行,携手走过烽火硝烟。
晚会中呈现的短片
《文化抗战 烽火七夕》
由串讲人白宇帆
用穿越古今的视角娓娓道来
开篇讲述了李庄人民
为战乱中流离的大师学者
腾出“九宫十八庙”的故事
李庄那段不平凡的岁月
就这样徐徐展开
在20多分钟的节目里
我们既看到
青瓦白墙与江水相映的中式浪漫
也重温了由吴倩、李泽锋
梁洁、牛骏峰
孙涛、汪景怡
演绎的三段感人往事
↓↓↓
梁思成与林徽因
在贫病交加中的相濡以沫
吴孟超与吴佩煜
始于校园共赴医道的理想共鸣
逯钦立与罗筱蕖
因文化守护而相恋结合
⒈
梁思成 林徽因
“战火中的携手”
资料图:梁思成、林徽因
镜头转到李庄的梁林旧居
梁思成、林徽因夫妇
刚到李庄后的第三个月
因颠沛流离,营养缺乏
林徽因肺病复发
为了让林徽因的身体好起来
梁思成学会了护理方法
当起了护士
为她输液、打针
在这座小院中
梁林夫妇相濡以沫
成了当时大多数学术伴侣的写照
他们失去过亲人、失去过健康
同时也不得不面对谋生的捉襟见肘
锅碗瓢盆的琐碎日常
资料图:梁思成、林徽因的卧室
但他们从来没有失去面对苦难的风度
从未放弃心心念念的学术事业
也是在李庄
二人携手完成了
《中国建筑史》初稿
第一次把中国建筑史学
纳入了科学研究领域
⒉
吴孟超 吴佩煜
“烽火里的抉择”
资料图:吴孟超和吴佩煜
1940年
与中国营造学社一同迁往李庄的
还有同济大学的师生
当时正在同济附中读高中的
吴孟超和吴佩煜
也随着学校来到李庄
两人在这段时光中互生好感
高中毕业后
自幼喜爱手工的吴孟超本想选择工科
然而,吴佩煜的一段话
彻底改变了他的人生:
“咱们一起学医救人吧!”
资料图
就这样
吴孟超毅然“弃工从医”
考入国立同济大学医学院
后来成为“中国肝胆外科之父”
而当初那位女同学吴佩煜
也成为了著名的妇产科医生
两人相濡以沫,共度一生
资料图:吴孟超和吴佩煜
2015年11月19日
吴孟超在纪录片《吴孟超的李庄情缘》
首播仪式上动情地说:
宜宾是我成长的根,李庄是我成长的魂!
短短一句话
满是他对李庄的深厚情感
资料图:吴孟超回到李庄
资料图:吴孟超(左二)主刀李庄同济医院第一台手术
⒊
逯钦立 罗筱蕖
“理想路上的同行”
资料图:逯钦立、罗筱蕖与三个孩子
1940年秋
“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
带着十多万册珍贵图书
殷墟出土的甲骨、青铜器等文物
分装六百多个大箱子
辗转半个中国
从昆明迁至李庄板栗坳
资料图:科研机构、高校内迁李庄时的长江码头(李庄古镇景区管委会供图)
当时史语所在李庄设立的图书馆
被誉为
“大后方惟一的文史图籍最完备的图书馆”
资料图:史语所设立在李庄栗峰山庄
在史语所做助理研究员的逯钦立
正是这群文化守护者中的一员
在李庄
他结识了栗峰小学的女教师罗筱蕖
他们发现
彼此守护的
都是文化的火种与精神的传承
6年时间
漂泊的游子在李庄找到港湾
1944年春天
逯钦立与罗筱蕖喜结连理
“斯年作媒,南陔嫁女”在李庄传为佳话
⒋
这盛世每一天
“山河无恙 烟火寻常”
三段故事通过影像重现于我们眼前
战火中的携手
困顿中的凝望
理想路上的同行
都是人性在黑暗中闪烁的光芒
这些片段跨越时空,悄然交织照亮了一个
古今交融、温情流转的李庄
如今,走在李庄的青石板路上
你仿佛还能听到历史的回响
这里的一砖一瓦
不仅守护过中国的学术火种
也曾悄悄庇护过一个个炽热的理想
当年的信念已化作一盏温暖的灯
点亮在李庄的每一个角落——
旧居里的轻声讲解
展墙前的动人故事
……
正如节目最后
大家清脆唱着的歌曲
“这盛世每一天
山河无恙 烟火寻常”
点点在看,点点赞
宜宾发布微信公众号

来源 丨宜宾融媒
编辑丨牟曦
责编丨曾静
编审丨付莉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