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安县地处长江上游,四川盆地南缘,介于宜宾与泸州两市之间,管辖面积948.48平方千米。东邻泸州市江阳区、纳溪区 ,南接兴文县,西连宜宾市南溪区、长宁县,北靠自贡市富顺县。江安享有“橙竹之乡”“万里长江第一县”之美誉。县城所在地江安镇,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境内旅游资源丰富,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4A级旅游景区1个(夕佳山民居),国家3A级旅游景区2个(长江竹岛、红岩柿子部落景区),国家2A级旅游景区1个(大妙荷花景区),省级森林公园2个(连天山、青峰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5个(国立剧专旧址、油榨坪祠堂、吴氏民居、龙门口御酒窑池、青峰寺剿匪战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1个(江安镇)。此外,还有众多人文景观及历史遗迹魏晋陵、金仙洞、红佛寺、睡佛寺、题榕阁等;自然生态景观仁和百竹海、道祝山、连天山森林公园、南屏山森林公园、白李果园乡村振兴示范区等;名优特色小吃江安烧腊、赶场山李子、竹笋、竹荪、红桥猪儿粑等;以及故宫博物院唯一监制酿造酒“故宫贡酒”。#四川#
历史沿革
古代为江阳县地。晋穆帝永和二年(346年)割江阳县地置汉安县。隋文帝开皇十八年(598年),改汉安县为江安县。县名沿用至今1400年未改。名称由来,据古文献记载,因汉安系割江阳县地所置,故合江阳、汉安两县名而名江安。古江安县治所在地,据史料考证和实地考察,在今纳溪县江宁区新太乡三江村(三江坝)今江安县治所在地,古为武宁寨。宋神宗熙宁十年(1077年)迁治于此。元丰元年(1078年)始筑土城。明宪宗成化元年(1465年),县丞李英改筑石城,高一丈五尺,周六里,外环以濠。清康熙十三年(1674年)名近城。雍正七年(1729年)改名近城乡。宣统三年(1911年)改名近城镇。1933年改名汉安镇。1950年仍名汉安镇。1952年改名城关区。1955年改名城关镇。1982年经省人民政府批准更名为江安镇。建县后,隋代属泸州郡。唐代属剑南道东川泸州。宋代属潼川府路泸州。元代始行省、路、府(州)、县四级制,属四川省重庆路泸州。明代属四川直隶布政使司泸州,1914年废泸州,直属四川省川南道。1935年废道,四川省划分为十八个行政督察区,属第六行政督察区(宜宾)。1949年属川南行政公署宜宾专区。1953年恢复四川省后,仍属宜宾专区。以后专区改称地区,仍属宜宾地区。1996年10月属四川省辖宜宾地区,1996年10月隶四川省辖宜宾市至今末未变动。
行政区划
1949年12月15日成立县人民政府。政区仍旧置,分设6区:
城关区辖:汉安镇古兴乡怡乐乡(驻地八角楼)
大渡区辖:锦衣乡留耕乡和丰乡
底蓬区辖:底蓬乡蟠龙乡安远乡大妙乡
梅桥区辖:梅花镇板桥乡
铁清区辖:铁清乡水清乡迎安乡广福乡安乐乡
南井乡辖:南井乡井口乡石峰乡忠义乡
1950年6月,改城关区为第一区、底蓬区为第二区、大渡区为第三区、南井区为第四区、铁清区为第五区。梅花镇、板桥名义上合人二区实仍为第六区,各区人民政府改称区公所。各区辖乡末变。同月23日,奉令编为二等县。
1950年12月至1951年3月30日前,改甲为组。
1951年4月,与纳溪县交换插花地。将本县第三区所属锦衣、人民、和丰、裕丰4个乡划出;将纳溪县第四区所属留耕、蟠龙、共和、共乐、底蓬、中心、联合7乡划归入(本年7月区政务院内务部批准)。至此,自明万历二年(1574)以来的飞地问题获得解决。同时对乡作了调整,时全县辖6区、2镇、62乡、548村(含街)、4725组、52221户。
1952年5月,将汉安镇从第一区分出,增设城关区;安北乡从第二区划出,加入第三区;分第五区的迎安乡、何家、三界、广福、龙门、铁清、保定7乡及第四区的凤鸣、石峰2乡,新置第七区;划出第一区的双松、福至、古兴3乡人第五区;增置大路乡(从古兴乡分出)。时共8区、63乡、1镇、547村、4726组、52530户、2614521人。
城关区:辖16街
第一区辖乡:南屏、大桥、和平、怡乐、怡东、强壮、治安
第二区辖乡:安远、底蓬、铜鼓、中心、白家、大妙、大坡、下桥、太平、仁和
第三区辖乡:留耕、新民、民主、建设、共乐、新振、蟠龙、手巾、安北、共和
第四区辖乡:忠义、总旗、井口、宝珞、南井、鱼弯、天泉、班鸠
第五区辖乡:靖福、白沙、安乐、桐梓、板栗、安梓、水清、双松、福至、古兴、大路
第六区辖乡:梅花镇、五矿、新田、元田、农田、大井、板桥、万里、五谷
第七区辖乡:铁清、保定、石峰、凤鸣、迎安、何家、广福、三界、龙门
1953年秋,以大井、板桥、五谷3乡,新置联合、新岩2乡属第六区;以太平、仁和2乡,新置会龙、新农2乡属第二区。时共8区、1镇、67乡、534个村。
1955年2月,并统一5区为一区,区驻安乐;将改原七区为五区,区驻迎安;原一区所属怡乐2乡划归三区;强壮、治安、靖福3乡划归第四区。1956年2月,并小乡为大乡,全县分4区,36乡,1镇。
1956年6月城关区改建为城关镇(区级镇)。
1958年9月人民公社化时,实行政社合一,建立铁清,上游,东风三个大公社和留耕、红桥、城关三个区(镇),辖17个小公社。公社下辖216个管理区。
铁清大公社:含原铁清、迎安、广福、石峰、井口南井、四面山7个乡实际为一区一社,共15431户。上游大公社:含原古兴、安乐、靖福、水清、双松5个乡,共106653户。
东风大公社:含原二龙口区辖怡乐、怡东、南屏、强壮、大桥5个乡,共6713户。
留耕区:辖仁和(新农合人)、中心、底蓬、安远、大妙、蟠龙(新振合入)、太平(会龙合人)、留耕、周坝9个小公社。
红桥区:辖五谷、五矿、万里、新岩、板桥、大井、元田、梅花镇8个小公社。
1959年,撤销二龙口公社(即东风公社)。怡乐管理区并入农场,余划属古兴公社(即原上游公社)。以大桥和南屏两管理区建立城郊公社,属城关镇领导。
1960年4月建立城关人民公社。9月将权力下放,改大公社为33个小公社,恢复铁清、古兴两个区公所,撤销铁清、古兴两大公社。
城关镇直属:城郊公社、城区公社。
古兴区辖:古兴、桐梓、双松、安乐、靖福、水清、怡乐、强壮8个公社。
铁清区辖:忠义、井口、南井、石峰、迎安、广福、铁清7个公社。
留耕区辖:留耕、周坝、蟠龙、安远、底蓬、中心、大妙、太平、仁和9个公社。
红桥区辖:五谷、五矿、元田、板桥、新岩、大井、万里、梅花8个公社。
1961年5月,从城郊人民公社分出南屏管理区建立南屏公社。
1962年3月,调整区划、恢复7个区、44个公社1镇。
四面山区辖:井口、天泉、南井、四面山(忠义改名)、总旗等5个公社;
大坝寺区辖:广福、石峰山、龙门、罗铁桥。大坝寺等5个公社;
滥坝区辖:滥坝、木头浩、水清铺、桐梓园、靖福、双松等6个公社;
二龙口区辖:二龙口、强壮、大桥(城郊公社改)、南屏、怡东等5个公社;
留耕区辖:三块(由牟家更名本年5月改)、新振、蟠龙、周坝、杨坳、手巾等7个公社;
底蓬区辖:安远、底蓬、中心、白家、大妙、太平、仁和、新农等8公社;
红桥区辖:五谷、五矿、元田、大井、板桥、新岩、万里、梅花镇等8个公社;
一镇:城关镇(区级)。撤城关人民公社。
1963年2月,手巾公社并入蟠龙公社,10月新农公社并入太平公社,公社数减为42个。
1965年4月改大坝寺区为铁清区。罗铁桥公社改名为铁清公社、大坝寺公社改名大坝公社,杨坳公社改名为中坝公社,广福坪公社改名广福公社,石峰山公社改名石峰公社,水清铺公社改名水清公社,桐梓园公社改名为桐梓公社。
1978年撤区并社,元月5日开始,13日结束。撤销7个区的建置,将41个公社和1个公社及梅花镇并为17个公社镇,共18个单位。
铁清公社:由原水清、铁清组成,社所设铁清;
大坝公社:由大坝、石峰合成,社所设大坝;
广福公社:由广福、龙门合成,社所设广福;
四面山公社:由四面山、总旗、天泉和南井公社的新桥、中桥、胜利、前进、龙泉、新屋等大队组成,社所设四面山;
井口公社:由原井口公社和南井公社合成,社所设井口;
桐梓公社:由木头浩、桐梓、双松三社合成,社所设木头浩;
滥坝公社:由滥坝、靖福二社合成,社所设滥坝;
大桥公社:由原大桥、南屏(除重新加埝两大队)和二龙口公社的同义大队合成,社所设大桥;
强壮公社:由原强壮、怡东、二龙口公社(除同义大队)合成,社所设二龙口;
留耕公社:由原留耕、三块、周坝、中坝四社合成,社所设留耕;
蟠龙公社:由蟠龙、新振和南屏公社的重新,加埝大队合成,社所设蟠龙;
底蓬公社:由原底蓬、安远、仁和三社合并组成,社所设底蓬;
大妙公社:由原大妙、太平两社合成、社所设大妙;
中心公社:由原中心、白家二社合成,社所设中心;
大井公社:由原板桥、大井、新岩三社合成,社所设大井;
红桥公社;由原五矿、五谷、元田三社和梅花镇合成,社所设梅花镇;
万里公社:按原公社范围不变;
城关镇:县治所在地按原不变,由原区级镇,作为公社级镇。
1980年3月,又复还7区、2镇、41个公社。
1984年春,实行政社分离。公社改为乡,大队改为村设村民委员会,生产队改为生产组(地名已通过1982年地名普查更名)4月15日在全县各乡一律启用新章,至1985年除生产组有变动外,其余不变。时为7区、2镇、41个乡、301个大队、2450个生产组、29个居委会,189个居民小组。
1986~1992年9月,江安县为7区42乡镇。1992年9月27日,经省人民政府批复,江安县调整区、乡(镇)建制,撒销7个区公所、33个乡,新建7个镇,扩大2个镇和8个乡的行政区划,保留大妙乡原行政区域。调整后,全县辖9镇9乡(江安镇、怡乐镇、留耕镇、底蓬镇、梅花镇、五矿镇、万里镇、桐梓镇、井口镇、大井乡、铁清乡、迎安乡、四面山乡、滥坝乡、夕佳山乡、蟠龙乡、仁和乡、大妙乡)镇,其行政区域不变,迎安镇政府驻地迁迎安场。江安县辖11镇7乡。
2000年6月8日,省人民政府(川府民政[2000]25号文件)批准江安县设置水清镇,镇人民政府驻水清铺,辖原合并于桐梓镇的水清居委会及代湾、解放、团结、新窝头、板栗、土桥、葛藤湾、金山洞8个村所属行政区域。江安县辖12镇7乡。
2001年末,全县辖7乡、12镇、300个行政村、37个居委会,2046个村民小组。全县面积911.76平方千米,人口532160人。
2004年,江安县辖15个镇(江安、红桥、井口、怡乐、留耕、底蓬、万里、五矿、桐梓、迎安、铁清、水清、大井、夕佳山、四面山)、4个乡(大妙、蟠龙、滥坝、仁和)。
2005年,江安县辖15个镇、4个乡:江安镇、红桥镇、桐梓镇、井口镇、怡乐镇、留耕镇、底蓬镇、万里镇、五矿镇、迎安镇、夕佳山镇、水清镇、铁清镇、四面山镇、大井镇、大妙乡、蟠龙乡、阳春镇、仁和乡。
2006年6月5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川府民政[2006]23号)批准同意长宁县与江安县部分行政区划调整:将江安县万里镇和红桥镇的两江村邓家山组以及大井镇的新房村天花板组所属行政区域划归长宁县管辖。
2009年11月17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同意江安县滥坝乡更名为阳春乡。
2011年3月,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江安县撤销阳春乡,新建阳春镇,镇人民政府驻大竹村,辖原阳春乡所属行政区域。
2019年,江安县辖14镇:江安镇、红桥镇、阳春镇、怡乐镇、留耕镇、五矿镇、迎安镇、铁清镇、下长镇、大井镇、夕佳山镇、四面山镇、大妙镇、仁和镇。江安县人民政府和江安县镇人民政府驻江安镇。
2023 年全县辖江安镇、阳春镇、四面山镇、夕佳山镇、留耕镇、五矿镇、恰乐镇、大妙镇、红桥镇、仁和镇、迎安镇、大井镇、铁清镇、下长镇14个镇,有189个村1080个村民小组,26个社区131个居民小组。
目前区划调整后,全县辖江安镇、阳春镇、四面山镇、夕佳山镇、留耕镇、五矿镇、怡乐镇、大妙镇、红桥镇、仁和镇、迎安镇、大井镇、铁清镇、下长镇共14镇,共有189个村1080个村民小组,26个社区129个居民小组。
大美四川欢迎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