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共安康市委宣传部_工作动态】
八月的汉江河畔,晚风送爽。两场演唱会相继在江边激情上演,经典歌曲与现代艺术碰撞璀璨火花,更开启了“文旅+茶业+富硒水”跨界推广模式,给游客留下“看一场演出、游一座城市、品一种文化”的体验感。
近年来,汉滨区围绕文化产业延链补链强链,推动形成了以毛绒文创特色产业、文化旅游业为主导,以数字传播、文化创意为新兴动力的文化产业格局,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和城乡协同发展形势向好。
培育数字文创发展新业态
培育数字文产市场主体。全区现有陕西随享团文化有限公司、阿里巴巴安康分公司、安康三只野猫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等数字化特征鲜明的文化企业达50户。同时,积极引导传统文化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
谋划数字文产项目建设。数字经济产业园(一期)项目、印刷包装生产线数字化改造和文化传播能力提升项目、“云媒”文化多元传播与营销平台项目等优质数字文化产业项目建设运营情况良好,推动线上数字运行与线下实体经营融合发展。
加快数字文产园区建设。以计划总投资3亿元的汉滨区数字经济产业园为依托,重点推进文化大数据中心建设、数字文化企业集聚发展、电商直播平台建设及公共文化服务功能建设。目前,首期建成“数字经济服务中心”和“智慧仓储物流服务中心”,成立数字经济产业链专家工作站。
提升文产项目建设新质效
精细“链”接文产项目。坚持全地域、全要素、全产业链谋划。今年上半年,已入库规上文化企业4户,规上文化企业实现营业收入预计同比增长31%,已与两家公司成功签约,引进资金2亿元。汉滨区委宣传部牵头征集并汇总全区重大文化及相关产业项目,及早上手谋划“十五五”文化产业发展规划。
精准锚定项目招商。围绕全区重点文化及相关产业链建立全区产业区域分布图、全国产业转移分布图、招商引资项目库,推动纺织服装(毛绒文创)百亿产业集群加快形成。2024年签约毛绒玩具制造、文旅融合发展、休闲娱乐类项目16个,资金达46.5亿元。
精诚实现项目效益。总投资5.6亿元的汉滨区毛绒文创总部产业园,2023年8月被认定为陕西省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已入驻30余家毛玩总部企业,在各镇街道下设25个新社区工厂。“冰墩墩”“雪容融”“龙辰辰”安康造等品牌产品,相继从园区走出秦巴、走向世界。2024年规上文化企业营业收入达13亿元,同比增长35.16%,连续3年增速超30%。
建立文产项目服务新机制
强化机制保障。建立了重点项目建设“五个一”(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个方案、一抓到底)工作机制,推行“项目管家”帮办代办服务模式,将区级重点项目建设成效纳入全区年度目标责任专项考核范围。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对列入文化产业区级重点管理的项目,严格履行项目基本建设程序和审批规定。
优化项目服务。积极落实高质量推进文化产业项目建设十条措施,做好政策宣传引导,推动资金跟着项目走。毛绒玩具电脑绣花生产线、夜安澜安澜公园提升改造项目等10个项目竣工。汉滨区毛绒玩具主题旅游休闲街区被认定为第三批陕西省旅游休闲街区,汉滨区龙头湾茶语漫游旅游景区被认定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成功申报市级非遗项目8个。
深化文旅融合。汉滨区文化服务业企业活跃于全市文旅促销活动的演艺和展销现场,毛玩(汉服)文创产品出口占比达90%以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不断显现。常态化组织区属文化企业参加省、市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培训,积极组织参加各届文博会。2024年,组织开展各类文旅宣传推介、文化展演活动26期300余场次,受众达100余万人次。
从社区工厂的巧手缝制,到数字经济园的云端飞扬;从田间地头的文旅融合,到走向世界的潮玩IP,汉滨文产正绘织一幅产业兴、百姓富、城乡美的锦绣画卷。未来,汉滨文产的“加速度”,必将跑出更精彩的篇章。
扫一扫关注“安康宣传”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