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已然接近尾声,文旅市场成绩斐然。就拿北京来说,除了故宫、长城、天安门广场等传统必游景点“人从众”,很多新玩法、新套餐强势圈粉——夜骑中轴线,打卡博物馆,畅玩环球影城,奔赴鸟巢演唱会……愈加丰富时尚的文旅供给,为“北京欢迎你”不断增添新注脚。
(一)
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和现代化的城市景观,是国内外游客向往的旅游胜地。
犹记得20世纪80年代,中国国门刚刚打开,境外旅游者便蜂拥而至。他们一到北京,往往就直奔故宫、长城,在最直观的“时空震撼”中感受悠久的中华文明。在入境游带动下,北京掀起了旅游行业基础性产业建设热潮,努力满足旅游发展“吃、住、行、游、购、娱”六大基本要素,逐渐成为全国乃至全球最热门的旅游目的地。
人气高涨,游客暴增,但也有甜蜜的烦恼。北京历史文化遗产众多,其中以故宫、天坛、颐和园、八达岭、十三陵“老五件”最具代表性,游客来北京必打卡。但“老五件”毕竟只是观光产品,“门票经济”的形式太过单一,造成许多游客来到北京就是走马观花,没有深度体验及形成广泛的消费效应。
(二)
为改变旅游产品类型较为单一的问题,早在2001年,北京就借鉴全球经验,将目光投向了当时国人还很陌生的主题公园,与美国环球集团签署合作协议,拟建立亚洲第三座、全球第五座环球影城。其后二十年中,北京拿出了极大的诚意,耗费了大量心血,终于成功打造出一张旅游新名片。
以环球影城的建设开园为代表,北京文旅在过去二十余年间推陈出新、全面开花。在怀柔科学城的公众科学日里,游客可以感受大科学装置的魅力;在通州大运河的碧波之上,游客可思接千载、视通万里;“鸟巢”每两周就会上演一场顶级演唱会,人们与北京的活力律动同频;“首品、首发、首店”遍布各大商圈,潮流文化带动“购物+旅行”快乐加倍……不管是喜欢文化深度体验、市井生活探访,还是热衷科技艺术潮玩、生态休闲度假,每个人在北京都能找到心仪的旅游路线。
创意满满的“新北京游”,推动着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更彰显着开放包容的态度和决心。
(三)
新的需求可以催生新的供给,新的供给也可以创造新的需求。
何为“旅游”?简单而言就是结合自己的喜好,主动挖掘尚未熟知的目的地,获得更独特的体验。
北京是一座历史厚重的古都,也是一座日新月异的现代都市。来到北京,既可以感受到千年古都的文化脉动,也可体验国际潮流与现代娱乐。数字时代的到来,为文化资源再生产提供了更多可能。随着互联网、大数据、虚拟现实等技术快速发展与普及,“诗”和“远方”得以更好联结,极富创新性地呈现于游客眼前。古与今、雅与俗、传统与现代彼此交融,呈现出独特的文化景观。这种兼收并蓄、古今相映、科技一流的城市禀赋,正是北京打造新奇体验、进行文旅创新的坚实基础。
进一步打开思路,细心体察消费脉动,一定能跟上文旅创新的步伐,更好回应广大游客的期待。
(四)
以更大视角看,文旅的繁荣不仅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也为塑造城市形象、提升城市治理能力提供了新的机遇。
就拿博物馆来说,北京拥有超过200座备案博物馆,是世界上拥有博物馆资源最多的城市之一。面对“为了一场展奔赴一座城”的潮流,这个暑期诸多博物馆取消闭馆日的措施,20家博物馆延时开放,多家博物馆推出“奇妙夜”活动,让广大参观者特别是外地游客感受到格外的体贴与周到。
“来的都是客”。近年来,北京在丰富文旅产品供给的同时,也顺应中国游兴起的潮流,立足国际大都市的定位,打造国际一流的“北京服务”。“BEIJING PASS”一张卡串联起众多使用场景,率先实现境外银行卡“直刷”坐地铁……一系列贴心服务举措,让外国游客可以“丝滑”畅游北京,也带动着相关部门服务能力的精进。
(五)
由西向东鸟瞰北京城,军事博物馆、故宫国博、国贸“金十字”、环球度假区等地标依次排列,红色文化、古代文化、现代文化、国际文化相得益彰。从大到小观察北京城,巍峨的长城烽火台、硬核的首钢工业高炉、时尚的三里屯潮玩、精密的亦庄“芯”等场景各有各的故事。
当“新北京游”以更灵动的方式融入生活,北京正以自己的方式向世界展示“京彩”。由此,北京不仅“更好玩了”,更以一种可触可感的方式,展现了新时代大国首都的万千气象。
撰文:于言锋
流程编辑:U072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