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6日出版的《咸阳日报》将刊发评论员文章《加快实现文化大市向文化强市跨越——论认真学习贯彻市委八届八次全会精神》。
加快实现文化大市向文化强市跨越
——论认真学习贯彻市委八届八次全会精神
市委八届八次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咸阳市委关于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加快建设文化强市的实施意见》,这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担负新时代文化使命的自觉行动,也是认真学习贯彻省委十四届八次全会精神的具体抓手,更是加快推进我市从文化大市向文化强市跨越的现实需要。
加快实现文化大市向文化强市跨越,必须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做好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这篇大文章。咸阳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文脉绵长、文化深厚、文物荟萃。现在,经过多年持续努力,我市文旅产业有了一定基础,但文旅资源利用程度还不高、文化内涵挖掘还不深、文创产品开发比较落后的局面还存在,尚处在价值链低端。我们要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充分挖掘历史、生态、民俗等特色资源,突出规划引领,加强资源整合,以高质量景区放大文化资源优势,加快打造文旅支柱产业。
加快实现文化大市向文化强市跨越,必须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党的文化领导权是文化建设的根本保证,核心在于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巩固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要坚持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党管媒体、党管互联网原则,要把党的文化领导权贯彻到文化建设各方面各环节,推动各项工作、各个阵地都坚持党的方向、体现党的意志,确保文化强市建设沿着正确方向前进。
加快实现文化大市向文化强市跨越,必须进一步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文化遗产是辉煌灿烂中华文明的有力见证,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贯通历史、现在和未来,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系统工程。全市上下要秉持敬畏历史、热爱文化之心,从大历史观、大文化观、大时代观的高度推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和统一监管,更好让文化瑰宝永续留存、泽惠后人。
加快实现文化大市向文化强市跨越,必须进一步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文化强市贵在着眼于人、落脚于人,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要优化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供给,积极回应群众精神文化新需求,推出更多体现咸阳特色的文化精品力作。在打造文旅景点、推出文旅产品时,要让更多的老百姓参与其中,为城市增添更多活力和烟火气。
加快实现文化大市向文化强市跨越,必须着力擦亮咸阳秦文化鲜明标识。咸阳作为中华文明大一统文明的发源地,秦风秦韵秦文化是咸阳区别于其他地区的鲜明文化标识。要深入挖掘秦文化历史底蕴与时代价值,打造一批具有咸阳辨识度的特色文旅品牌,以打造秦文化文旅带,建设秦文化集中展示区为重点,进一步提升秦文化知名度、影响力。
加快实现文化大市向文化强市跨越,必须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文旅产业是文化强市建设的重点、关键突破口,有着“一业兴、百业旺”的强大牵引作用。以文旅融合为重点,就明晰了我市文化建设的主攻方向和实施路径。要坚持市场导向、因地制宜、走对路子,聚焦“吃住行游购娱”全要素链条,系统实施“文旅+百业”“百业+文旅”工程,推进文化旅游业与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培育更多文体旅、工文旅、农文旅等新业态,着力打造一批既叫好又叫座的旅游景点。
从文化大市向文化强市跨越,是时代使命,也是共同责任。全市上下要认真学习贯彻市委八届八次全会精神,坚定文化自信、彰显文化自觉,以勇立潮头、争当时代弄潮儿的志向和气魄,不断开创文化强市建设新局面!
本文转载自 咸阳日报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摘录或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原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公众号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