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初二晋祠庙会启幕!
8月24日至27日,晋祠博物馆以“晋享盛会 庙趣横生”为主题,举办2025庙会系列文化活动。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拥有数百年历史的晋祠庙会,今年在坚守传统民俗内核的同时,创新融入现代元素与沉浸式体验,为游客打造了一场“古意与新潮共生”的文化盛宴。
开幕式上,百人锣鼓阵奏响激昂节拍,鼓点震彻古建园林;醒狮队灵动腾跃,穿梭于亭台之间,瞬间点燃现场氛围。鱼沼飞梁畔,《圣母祭典》庄重上演,复原皇家祭祀礼仪,让观众直观感受晋祠作为中国现存唯一皇家祭祀园林的独特底蕴。
传统与创新的碰撞,是本届庙会的最大亮点。电子民乐混搭经典诗词吟唱,让千年韵律在国潮曲风里焕发新活力;“唐僧师徒”现身园区,与游客猜谜对诗,让西游故事与晋祠古韵擦出趣味火花;“穿越千年的吟诵”环节中,身着古装的演员漫步亭台,邀游客即兴对诗,沉浸式感受传统文化魅力。非遗市集更是人气高涨,剪纸、面塑、脸谱等技艺传承人现场展演教学,游客亲手体验,近距离触摸匠心。
活动仅两日,晋祠便迎来大批游客,大家或驻足观赏传统技艺,或踊跃参与互动,欢声笑语与古建园林相映成趣。未来几天,庙会精彩持续升级:王氏祭祖仪式将汇聚海内外宗亲,以古礼凝聚文化认同;晋阳民乐专场将在古建中奏响传统旋律,打造“音画交融”的视听体验;原创话剧《唐风晋韵话晋祠》将以历史传说为线,带领观众追溯三晋文脉;《晋阳庙事》单元更集结晋剧、相声、杂技等多元艺术,集中展现传统艺术风采。
古韵悠悠,新意满满。诚邀广大游客走进晋祠,在古建间邂逅非遗活态传承,在互动中感受文化创新活力,共赴这场跨越千年的文化之约。
千年晋祠再现《晋祠铭》历史场景
(高雨晴)1000余年前,唐太宗李世民率群臣重游晋祠时,亲笔写下《晋祠铭》。如今,这历史一幕,通过情景剧的形式,在千年皇家园林晋祠重新上演。
8月20日,山西太原晋祠,数十名演员身着古装,还原唐太宗李世民率群臣重游晋祠的故事,吸引众多海内外游客围观。中新社记者 韦亮 摄
“贞观二十载,大唐盛世,圣人巡游,重归晋阳城……”8月20日,山西太原晋祠公园龙兴晋阳雕塑群像前,随着“宣礼官”一声令下,数十名演员身着古装,还原唐太宗李世民率群臣重游晋祠的故事,吸引众多海内外游客围观。
据介绍,公元617年,唐高祖李渊与儿子李世民从晋阳(今太原)起兵,曾在唐叔虞祠许愿,祈求唐叔虞能暗中保佑,助其一臂之力。贞观二十年(公元646年),李世民率群臣重游晋祠,撰文并书《晋祠铭》。这是中国现存唯一一块唐太宗李世民书法真迹石碑,也是中国书法史上的第一块行书碑。
记者在现场看到,晋祠圣母殿前,身着黄袍的“李世民”拿起毛笔,亲笔写下《晋祠铭》,还原上述历史场景。当天,位于晋祠贞观宝翰亭内的《晋祠铭》原碑前,众多游客久久驻足,细细观赏。其中不乏参加研学游的青少年。
8月20日,位于晋祠贞观宝翰亭内的《晋祠铭》原碑前,众多游客久久驻足,细细观赏。中新社记者 韦亮 摄
据晋祠博物馆相关负责人介绍,上述情景剧名为《龙兴盛会》,是今年晋祠庙会系列活动之一,该剧通过“迎宾”“开市”“礼乐”“圣驾出巡”“晋祠之铭并序碑”五个章节,还原唐太宗李世民于贞观二十年(公元646年)带领大臣重回晋阳、重游晋祠的故事。
晋祠为纪念晋国开国诸侯唐叔虞及母后邑姜而建,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皇家园林。1961年3月,晋祠被列入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中难老泉、侍女像、周柏被誉为“晋祠三绝”。
来源:中新网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