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过在岩壁上看日落,跟民宿主理人学习茶艺、交流乡村规划愿景,两周的假期比预想中更加治愈!”8月中旬,北京教师林先生带着妻女在马山县攀岩小镇南院艺宿旅居期满,收拾行李时仍忍不住向民宿管家点赞。客厅茶几上,女儿手绘的攀岩路线图、打包的金银花、壮绣等马山手信,满满都是生态康养之旅的收获。
“在这里找到了‘慢生活’的乐趣。”林先生指着窗外的岩壁介绍,每天清晨,他们一家人会跟着专业教练在攀岩公园练习技术,午后则到周边农家乐生火做菜,傍晚沿着河道散步,听村民讲述治理石漠化探索出的“山顶林、山腰竹、山脚药果、地上粮桑”等生态故事。
“民宿提供的健康餐选用当地生态食材,帮助孩子养成清淡的饮食习惯。”提及这段旅居生活,林先生的妻子笑着补充道。
这份让游客赞不绝口的生态康养体验,正是马山县以“攀岩+养生+农旅”融合模式打造“环首府山地康养示范区”的生动缩影。曾经的石漠化山区,如今凭借生态治理与产业创新,不仅成为首府南宁北大门的“天然氧吧”,更走出了一条生态美、产业旺、百姓富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在推进“环首府山地康养示范区”建设中,马山县深入落实林长制,创新探索“弄拉模式”,在石漠化治理中不仅让15.74万公顷森林成为生态屏障,而且培育出金银花、蓝莓等特色养生食材。同时,全面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战,国控断面水质稳定达到Ⅱ类及以上,县城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近三年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稳居南宁市各县(区、市)第一,2020年、2022年更是实现优良率100%。
生态优势如何转化为发展动能?马山县给出的答案是“特色产业赋能”。该县与国家体育总局、中国登山协会合作,建成全国首个攀岩特色体育小镇,打造专业攀岩岩壁500余条,承办环广西公路自行车世界巡回赛、中国—东盟攀岩系列赛等高端赛事,让“岩壁上的马山”声名远扬。在此基础上,该县进一步延伸“攀岩+”产业链,推出“攀岩+养生”“攀岩+农旅”等融合产品,游客在挑战岩壁后,可到弄拉生态景区体验中医药养生,到水锦顺庄休闲农业园采摘有机蔬果,到古零镇乔老村感受“中国美丽乡村百佳范例”的田园风光,形成“一日多游、多业联动”的康养体验闭环。
南院艺宿主理人朱霖是马山生态的受益者之一:“我们经营的是一家亲子主题民宿,纯白的建筑外墙配上藤蔓缠绕的篱笆,每间房的设计都经过精心考量,融合了当地的自然风景。”
生态康养产业已成为马山县的支柱产业,2024年全县接待游客525万人次,旅游收入达37.9亿元。
如今的马山县,岩壁上有激情挑战,田园间有诗意栖居,山林间有养生体验,“环首府山地康养示范区”的蓝图正一步步变为现实。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