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龙加油文化院传递火炬

安龙永历皇宫传递火炬

位于兴义市马岭河景区门前的“义”字石牌坊

安龙半山亭张瑛塑像

安龙招堤景区张之洞塑像
2025年8月21日,“绿色出行.碳中和火炬”传递活动在贵州省黔西南州安龙县加油文化院、永历皇宫简约举行,景区工作人员古亚嫚、何家军、曹琴、李萍、李飞、任玉敏传递火炬并表达了对绿色和平世界的祝福。活动由地球第八洲“垃圾洲”洲长、2011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绿色公益形象大使、原东风柳汽绿色中国行宣传大使、青爱工程宣传大使、中国环保最高奖“地球奖”获得者叶榄组织。
8月22日上午,在接受安龙融媒体记者采访时,叶榄表示:在黔西南州的几天里,最感慨的是大家对“加油文化”很高的认知度。在安龙县,我参观了加油文化院、招堤半山亭等景点,深刻感受到了当代诗人臧克家“给人民作牛马的,人民永远记住他”这句诗的生命力。张瑛任兴义知府时,为振兴教育,捐俸建书院、义学,14年坚持为读书人“加油”,使"蛮荒之地"渐成文教之乡。其子张之洞承父志,任两广总督时仍心系兴义,奏请减免赋税,并推动"义学"普及,让寒门子弟得以识字明理。父子两代以"义"治民,以"仁"化俗,在黔西南留下"官民同心"的佳话。安龙百姓也以“义”相待,至今保留"张公祠",每逢节庆,后人仍以山歌传颂其德:"一任清官两袖风,百年义气贯长虹。"官民之义,历经百年风雨而不朽,恰如南盘江水,奔涌不息。由此我想,安龙应该在“义”字上大做文章:为官有义,为民有义,人人行义,勇担道义。真正地把“兴义”的“义”字兴起来。
叶榄说:“加油文化的背后是张瑛、张之洞父子的‘义’,这个‘义’,是‘道义、仁义、信义’,是张氏父子爱民助民的代际接力。安龙是古代兴义府所在地,应该在弘扬‘加油文化’的同时,深挖其背后的‘义’文化,以‘义’兴百业,以‘义’促旅游,以‘义’化人心,以‘义’发经济。”
据悉,叶榄自2021年开始,在河南信阳、郑州等地先后策划并打造了“和字村”“中字村”“信字村”等文化艺术乡村,传播和文化、中文化和诚信文化,产生了不错的社会效果,其中“中字村”以2000元建设成本成为低成本乡建的典型。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