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于城市的喧嚣与燥热,静谧的群山为安化赋予了独特的清凉与自在。在这片宁静与清爽之中,深藏在茶马古道上的高城,山居生活正式拉开序幕。这是一场与自然紧密相拥的清凉体验。露营、徒步、探险,是亲近巍峨大山的方式;观星、寻物、阅读,则是与自然进行的深刻对话。所有活动都在群山的庇护下展开,置身自然的怀抱,敞开自我,拥抱万物,与群山、野树、星空一同呼吸。万物生灵静待探访,广阔天地期盼对话。在群山的环抱中,蕴藏着无边的自在与想象。
峡谷物种多样性很高,负氧离子爆表
这里曾是茶马古道上的第一站,保存着中国南方最后一支马帮。村落的历史可追溯至百年前,两条大峡谷隔绝尘嚣,数条古道蜿蜒向前,茵茵绿影环绕。历史与现实在这里交汇,狂野与文明在这里碰撞,也是摒弃聒噪、直取静谧的清凉世界。人们围绕山水打造了一个山中乐园,在高城茶马古道景区,水上漂浮冥想成为热门,在轻柔的波纹中放松身心,享受一场独特的内心之旅。随着波纹的轻轻摇曳,心灵逐渐放松,所有的烦恼与压力都随风而去。对于向往运动与激情的朋友,不妨体验山地越野车的畅快,在水面上疾驰,于波浪中穿梭跳跃。所以,无论是快意还是静谧,在这连绵群山之下,自有一种悠然自得。
城市喧嚣被层层山峦阻隔,安化茶马古道深处的高城村,正静静等待一场穿越时空的相遇。推开这扇隐秘之门,你将步入一段关于马蹄声、古道风霜与桃源秘境的传奇。这座茶马古道上的高山之城,以奇峰秀水勾勒出了一份远离尘嚣的宁静与壮美。
茶马古道上的高山之城
在湖南雪峰山山脉的支系中,矗立着一座方圆几百里的大山,名为大熊山,海拔高达1622米,横跨新化、安化两县。大熊山是湖南眺望山脊线最美的地方,由海拔1000多米的群峰组成壮丽的山脊线,像一幅壮丽的中国山水画长卷,看起来气势磅礴。
大熊山的北坡,坐落着一个名为高城的小村庄,这里被誉为“梅山十八峒山水中最为秀美之地”。
川岩江峡谷,安化茶马古道的必经之路
高城村隶属于洞市乡,撤乡后划归江南镇。该村曾是茶马古道上的一个重要驿站,位于湖南安化县大熊山半腰的一处小盆地,海拔600多米。四周群山环抱,古木参天,宛如世外桃源,是安化县高城旅游风景区及茶马古道最经典的景点。
关山峡谷景区
高城峒俗称高城,其名易使人误以为是城镇,实则仅为安化山中的一自然村寨。因地处山麓半腰,与邻村海拔相差较大,村民多沿溪水而居,房屋排列整齐,故得此名。高城之所以名为“高城”,因其海拔高出洞市600多米,村子被群山托起,背靠新化县大熊山原始次森林。历史上,这里曾是宝庆(邵阳)、新化、安化、益阳等多县之间的中转站,运输茶叶、盐、中药材的马帮常在此留宿,部分货栈还设有中转仓库。因其为茶马古道上的重要“驿站”,故有“高山之城”的美誉,被誉为“高山之城,茶马遗风”。
古道边清朝年间的修路碑
高城马帮兴起于上世纪70年代,是高城村人运送生产物资及与外村沟通的主要交通工具。这种马比较矮小,有耐力,非常善于爬山,安化境内的黑茶都是依靠它们驮运出深山。由于地处偏远,高城村仍保留了淳朴的马帮风俗。巅峰时期,高城与方溪村、安溪村的马匹共同组成一支百匹规模的马帮。每逢运送生产物资的繁忙季节,马帮浩浩荡荡,绵延2.5公里,景象颇为壮观。
高城马帮
安化马帮的历史可追溯至上千年前,是茶马古道上不可或缺的运载力量。安化高城马帮的兴起主要得益于19世纪安化千两茶的繁荣(清代安化黑茶——千两茶,曾畅销新疆、甘肃、山西、青海、内蒙、陕西等省区,甚至远销中亚等地)。至今,安化县内仍保留大量茶马古道遗址,有的仅剩残存路基,有的绵延数里,其中较为完整的有黄花林场腰子界一段、江南至洞市黄花溪一段、陈王次庄至山口一段、洞市老街一段、永锡桥一段等。
古道
高城马帮与高城那颇具张家界韵味又独具特色的关山风景,以及清一色依山傍水而建的木房子交相辉映,再配以深厚的梅山文化底蕴,使高城村成为一处隐匿深闺的风景胜地。一条清澈溪流穿村而过,至村口经关山峡谷汇入麻溪。民居多为二层全木结构,底层居住,上层堆放杂物。村中民风淳朴,鸡犬相闻,令人流连忘返。
高城马帮
在高城村,穿过村庄的茶马古道依然绵延数公里,依靠这些山间小道,一些重要的商业重镇被连接起来。而以马帮为生的高城,虽然看似身处环境封闭的深山,依靠马匹,它们却可以连通世界。作为茶马古道上的一个枢纽,尽管位置偏远,但在以脚力丈量世界的古代,这里并不像现在看起来那么封闭。它实际上是一个田园理想国。
高城村的民宿,山居生活精致化
数条幽幽古道穿村而过,让这里既封闭又开放。村民耕种传家,依靠养育马匹而过上小康生活。世代养马的习俗让村落形成迥异于外村的马帮文化。
在高城,常见的有家族式马帮,全家人参与,马也为自家所有,以姓氏命名,如“杨家马帮”。也有临时组建的马帮,由同一村子或相近村子的人,每家出几匹骡马组成,选德高望重、经验丰富的人作首领,负责经营、指挥及各种采买开销等,既要与商号合作联系业务,又要在途中掌勺分饭分菜。
高城村川岩江峡谷,亿万年地质奇景
马帮以简单饮食为主,常吃干粮和野果。开饭时,先为马添料加草,让马先吃,然后人才做饭进食。马帮成员间相处融洽,互相关照,形成了一种特殊的兄弟情谊。在长途跋涉中,他们共同面对艰难险阻,相互扶持,共同渡过难关。这种紧密的团队精神和互助合作的文化,成为高城马帮的重要习俗之一。
茶马古道边的瀑布
此外,高城马帮还有丰富的娱乐文化活动。在休息间隙,他们会聚在一起,唱歌跳舞,讲述旅途中的见闻和趣事。这些娱乐活动不仅丰富了他们的精神生活,也增强了团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随着时间的推移,虽然现代交通工具的兴起使得马帮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但高城马帮的习俗和文化却得以保留和传承下来。如今,它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文化遗产,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前来了解和体验。
古道上的青石板
现在沿着一条小溪,古代的青石板路清晰可见。走在时间久远的茶马古道上,尤其是溽热夏季的傍晚,古道边流水潺潺,蝉鸣从稀疏的竹林中传来,仿佛运输茶叶的历史细节从古道上重现。郁郁葱葱的森林吹来凉爽的晚风,于山涧清泉上,蜿蜒的古道通向未知的领地,谁能想到这里曾经连通世界?
茶马古道上的绿野仙踪
告别马铃声声,古道之旅在关山峡谷与川岩江峡谷迎来清凉激荡的高潮。这里既是历史遗迹的走廊,更是充满野趣的天然乐园。
川岩江峡谷,戏水的人们
关山峡谷与川岩江峡谷是茶马古道上最雄奇的风景,以前马帮会沿着峡谷徐进,在激流与峭壁中,完成茶叶的运输。而现在这两处峡谷已经陆续开发成景区的避暑项目,不仅有天然的森林、山泉,还有刺激的山地越野项目,让人在大自然中勇敢去野。
关山峡谷是典型的岩溶地貌
关山峡谷位于高城村后,是一处典型的石灰岩侵蚀地貌。走入峡谷只见两岸峭壁如削,鬼斧神工。茂密的原始植被遮蔽烈日,阳光斑驳洒落,蒸腾暑气被彻底隔绝。峡谷里怪石嶙峋,窄的地方有深潭,水清澈碧绿,宽的地方水流平缓,形成浅滩,是孩子们戏水的天堂。沿溪而上,不时可见瀑布从峭壁倾泻而下,声如雷鸣,溅起层层水花,带来阵阵凉爽。这些瀑布有的如细丝般轻柔,有的则如银河倒挂,各具特色,美不胜收。行走在峡谷之中,仿佛置身于一幅流动的山水画卷之中,让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峡谷的上方是茶马古街,游客可体验骑马服务,在古街中穿行,做一回古人。
川岩江峡谷的瀑布石潭
在高城村茶马古道景区,最深邃的景观藏在川岩江峡谷的河床中。这段绵延数公里的峡谷是湘中最高峰大熊山脚下的一处秘境,也曾是茶马古道上最神秘的一段。
源自高山密林的清澈溪流在峡谷底部奔涌,水汽氤氲如天然冷雾。赤足踏入溪流,清冽瞬间漫溢全身,堪称“自带中央空调”的仙境。
清凉的河水是对抗夏天的利器
河床上有五颜六色的鹅卵石。石灰岩质的河床被水流塑造成优美的弧线,到处是漩涡冲出的壶穴,形态各异,宛如一件件天然的艺术品。阳光透过峡谷的缝隙,洒在这些鹅卵石上,闪烁着五彩斑斓的光芒,让人不禁驻足欣赏。壶穴内积水清澈,仿佛镶嵌在河床上的明珠,与周围的景致相映成趣,增添了几分神秘与幽静。行走在这样的河床之上,每一步都踏着历史的痕迹,仿佛能听到远古的茶马铃声在耳边回响,让人沉醉在这段茶马古道上的绿野仙踪之中。
峡谷中的蝴蝶
清凉的河水是对抗夏天的利器。溯溪运动在川岩江流行起来。人们带着探险的精神和愉悦的心情,投身于这清凉的河水中,享受着溯溪带来的乐趣。在这里,人们可以暂时忘却尘世的烦恼,投身于大自然的怀抱中,感受着那份宁静与美好。
川岩江下游开发成越野基地
在川岩江的下游,河床被改造成山地越野场地,吸引着众多越野爱好者前来挑战。蜿蜒曲折的赛道,穿梭在茂密的森林和险峻的山岭之间,既考验着驾驶者的技术,也让他们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尽情释放激情。越野车轰鸣着,扬起阵阵水花,每一次加速、每一次转弯,都让人尽情释放,抛去城市生活的枯燥,融入大自然的呼吸之中。
千年茶马古道,万年岩溶峡谷,在这片深受古道文化浸润的山水之间,时光织就成一幅壮丽画卷,人文凝练为不朽史诗。人们以最惬意的姿态,聆听大地的悠远脉动,让身心得以彻底放松,恬然栖居在安化的秀美山水之中,沉醉于高城茶马古驿站的传奇历史。所谓最美的相遇,于此处得以圆满。
撰文钱烨
报料、维权通道:应用市场下载“晨视频”客户端,搜索“报料”一键直达;或拨打热线0731-85571188。如需内容合作,请拨打政企服务专席19176699651。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