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王新红
今年暑期,新疆文旅市场热度持续攀升,从城市到景区,消费热潮无处不在。同程旅行数据显示,7月以来新疆旅游订单量同比增长16%,消费额增长10%,定制游订单量激增113%。
8月20日,记者在新疆国际大巴扎景区看到,排队进入的队伍如蜿蜒长龙,景区内游客摩肩接踵。
8月20日,游客在新疆国际大巴扎景区对面的美食一条街品尝美食。记者 王新红摄
“这里太热闹了,商品种类多,还有各种表演,逛一天都觉得不够。”来自甘肃的游客王琳正往包里装刚买的手工艺品。
已换了3套旅拍服装的杨晓铨配合摄影师摆着各种造型。“这些富有民族特色的服饰太漂亮了,我还想再选几套。”宁波大学学生严梅说。
集特色建筑、民族商贸、歌舞演艺、特色美食、珠宝玉器等丰富业态于一体的新疆国际大巴扎是4A级景区,也是游客来疆必到的旅游打卡地,每天都吸引着大量游客前来。夜晚的新疆国际大巴扎化身露天派对大舞台,街头演艺与主题巡游让游客摩肩接踵,连拍照打卡点都被人群层层包围。
该景区工作人员介绍,作为新疆夜游标杆,这里的暑期旅游尤为火爆,日接待游客突破15万人次,单日最高达21万人次。
那拉提景区的暑期消费同样火热。“草原音乐节+星空露营”的模式深受游客喜爱。来自陕西的游客赵女士一家就在景区露营。她说:“这是第一次在草原上露营,晚上抬头就能看到满天繁星,孩子特别开心,感觉这趟旅行很值。”
该景区工作人员介绍,此模式使游客停留时间从1.5天延长至3天,二次消费占比从35%提升至58%。设在景区的非遗文创市集、农特产品展销区和星空露营地,让游客在欣赏音乐的同时,还能体验哈萨克族毡绣制作、品尝伊犁手工冰淇淋。
来自上海的游客郭婷婷表示,“非遗体验+美食打卡”很契合她对文化深度游的需求。
数据显示,音乐节期间那拉提景区接待游客11.4万人次,同比增长45.45%,周边民宿入住率达95%。
8月10日,喀什古城汗巴扎夜市里,各种特色美食香气扑鼻,烤包子、手抓饭、烤羊肉串等摊位前都排着长队,摊主们忙得不亦乐乎。
“古老祖传烤包子”摊位前,伙计们制作烤包子的同时,不时观察着火候。摊主阿布都艾尼・米吉提每天制作60公斤左右的羊肉馅料,日销超千个烤包子。
“这里的美食独特,价格合理,加之其有深厚的历史底蕴,体验很不错。”吃着香味十足的烤包子,游客陈先生一脸惬意。
8月10日,游客在喀什古城游玩。记者王新红摄
喀什古城汗巴扎夜市不仅是美食聚集地,还聚集了70余种特色商品及干果店,游客在此购买后日均发往国内其他省份的快递超200公斤。
因一首《苹果香》火爆“出圈”的伊宁市六星街同样是暑期文旅的热门坐标。来自广东的游客曾庆东跟着俄罗斯风情园的舞者,踏着民歌“卡林卡”的节奏飞旋。
一曲舞毕,柳芭俄罗斯面包房里飘出面包的焦香。大口吃着面包的曾庆东感叹:“视觉味觉的双重享受终生难忘。”
从大巴扎的喧嚣到草原篝火的浪漫,新疆暑期文旅消费的火爆,既是对“新疆是个好地方”的生动诠释,也折射出文旅融合激活消费潜力的深层逻辑。这种“白天看景,晚上消暑”的模式,也让新疆的夏夜成为全国游客趋之若鹜的“流量高地”。
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2025年暑期新疆夜间经济发展报告》数据显示,2025年暑期全疆48个自治区级夜间经济示范街区日均客流量同比增长23%,其中烤包子、手抓饭等传统美食摊位贡献率达45%。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