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兵游记(lao bing you ji)

难忘八月隆德行
文图/张振兴
八月的隆德,山花竞放,花彩四溢,山峦起伏,绿树成荫,溪流潺潺,空气清新,气温凉爽人,平均温度比城市低5到10度,是名副其实的避暑胜地。
宁夏回族自治区隆德县,这座镶嵌于六盘山西麓的千年古县,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与人文底蕴,勾勒出一幅“大美隆德”的美丽画卷。去过隆德县两次了,每次都是匆匆而过,还没有好好欣赏这里的风光,感悟这里的风土人情。据记载,隆德的文化历史悠久、厚重,颇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有“塞上江南”美誉。
盛夏末伏时节,我与老伴携孙子张景和张棋,从老家景泰乘坐8月5日k9663次火车,前往宁夏固原市隆德县,6日凌晨5点零6分到达固原,女婿杨博提前到达火车站等候迎接,于早上八时许顺利到达隆德县,在他们家中吃完早点稍休息后,午宴便安排在了一家特色酒店,品尝宁夏隆德的暖锅。

隆德暖锅主料全是一些家常菜,以旱萝卜片(用肉汤熬制)、大白菜片为主,装入暖锅最底层,俗称“菜底子”,二层装入丸子(瘦肉大葱等做成),三层装入粉条(用凉水提前泡软)、豆腐、大豆芽(或黄豆芽)、土豆块等,四层放排骨,也放香菇、木耳、冬笋等,五层就是“盖面子”,即暖锅最上面一层,是用过了油的薄肉片(吃起来不腻,味道纯美)逐个叠加码排成一圈,再撒上切好的葱丝、蒜苗丝、红辣椒丝,浇上熬好的汤汁,“五层一面”的特色暖锅就装成了,盖上盖子,在暖锅中央空心位置的锅镗处加入烧得正旺的炭熬煮,历久弥香。我们一家人围坐在酒店圆桌上,享用了美美的一顿午餐,那香味至今还回味无穷。

下午由女婿杨博、干女儿冬花陪同观看了隆德县城的市容、市貌、县城的主次干道,公园、广场、街头绿地等区域,街面干净、卫生、车辆停放整齐,交通铁序良好,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善良可爱的隆德人民欢迎远方的朋友来隆德避暑游玩。隆德是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下辖县,位于六盘山西麓、宁南边陲。东望关陕,西眺河洮,南走秦州。北通宁朔;襟带秦凉,拥卫西辅。地处黄土高原西部,系祁连山地槽与华北地台的过渡带。属中温带季风区半湿润向半干旱过渡气候。全县行政区域面积991平方公里,人口15万多,县城干卫生净,社会治安良好,荣获国家卫生县城,被全国绿化委员会授予“全国绿化模范县荣誉称号”。

8月7日在干女儿冬花,外孙子杨昊天陪同下,观赏了六盘山境内的伏羲崖、又名先人崖。位于六盘山西麓,隆德县城东北二十一公里处,距北联池约二里。

相传为中华人文始祖伏羲孕生之地。其地为丹霞地貌,土色赤褐,行至伏羲崖下,石崖壁立,高约百尺,上有石洞悬空,人称先人洞。洞壁古朴,上下两窑相通,内有石坎石炕,不知凿于何代。洞南一窑有一石泉,相传为伏羲女娲段凿。泉水增而又溢,清澈甘冽,四秀不枯,传为神仙之水。据说用此水滴眼可明目;饮之则治百病。男女共饮可成伴侣,反目夫妻取而饮之则和睦如初;结仇朋友饮之则亲密如常;据传还有养颜保健益寿之神效。


邑人有诗赞曰: “奇壁高插天,洞口芳草连。先人去无踪,唯余古泉寒。”伏羲崖有铁梯、铁索、石道可攀而上,直达洞窑。开辟为旅游景点后修建钢梯栈道倚崖高耸直上出入。2016年在洞窑北山脊新建登山小道曲折至山前而下方便了游人。

游览古崖,追思先贤,勇攀险岩,极目远山。慨然生英雄豪情,遨游于天地之间。而后又观赏了六盘天境北联池,当我们进入北联池景区,一片美丽的风景出现在眼前,北联池位于宁夏固原市隆德县城北20公里外的六盘山脉中段西侧,是六盘山顶的一处高山湖泊,海拔2530米,池面阔10余亩,风景秀美、水波粼粼,是观庄河的发源地,也是葫芦河的源头之一。

北联池形成于亿万年前的造山运动时期,陆地隆升、海水退缩,堰塞成湖,因有充足的水源补给而存在至今。其三面环山,层峦叠嶂,有九座山峰团绕、山势巍峨峻拨,形似九龙聚首饮水于池,池与山相连远看如一朵盛开的莲花,故又称“九龙莲花池”。 北联池自古闻名遐迩,历史久远。传闻这里是中华民族人文始祖伏羲孕生的地方,有神龙潜居,可兴云致雨。

天旱时,方圆几十里的乡民露顶赤足,常来六盘天池祭祀祈雨,相传远古时代,有一位非常美丽的女子,名叫“华胥氏”。一天,她去一个风景美好、林木蓊郁的天沼泽“雷泽”游玩,偶然看见一个巨人的足印出现在沼泽边上,觉得又奇怪又好玩,就用自己的脚去踩了踩。

刚踩下去后,仿佛出现了什么感应,便昏昏沉睡了过去。睡梦中,她看见天空乌云密布、电闪雷鸣、沼泽中有九条小龙环牙舞爪、兴风作浪,一个人首蛇身的小孩,搬起一座大山将九条小龙镇压在山下吐水,而后化作一道金光飞进自己怀中。醒来后,华胥氏便有了身孕,历经十二载,生下一个人首蛇身的孩子、取名叫“伏羲”。

伏羲长大后、统一了华夏的各个部落,并以龙作为部落图腾、被后人视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故事中的“雷泽”就是现如今的北联池,“九龙吐水”对应着周边的九座山峰。 下午乘车去经源观赏六盘山国家级森林公园,当我们走进隆德与径源交界处的六盘山国家森林公园,一路上看到满山边的丁香花、迎春花、海棠、紫叶李,金叶榆、柏树、紫丁香…侧柏,油松,刺槐,国槐,花槐,槐树,金丝垂柳,树牡丹等等树花和开树花。

一路上,不知道终点是否有更多的景色等待我们,但只感觉路途太短,时间太快,一个四多小时的车程在欢笑中,在赞叹声中飞逝,路边风景尽收眼帘!景色秀美,气候凉爽、平均气温只有18℃,成为游客“清凉避暑游”的热门打卡地,是中国西北的避暑胜地,宁夏人的“绿岛森林,探秘六盘山西北绿色明珠之旅,来到六盘山上高峰,寻找心中的诗与远方,感悟“不到长城非好汉”的革命豪情。

六盘山历来有“春去秋来无盛夏”之说,登上主峰米缸山远眺,朝雾迷漫,云海苍茫。春来绿树杂花,天地清澄;夏时凉爽宜人,风光独特;秋时红叶满山,层林尽染;冬时雪尽穷野,银装素裹。1935年毛泽东同志曾率领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到达此地,写下了光辉诗篇《清平乐,六盘山》。我站在六盘山主峰看到毛泽东写下著名诗篇《清平乐,六盘山》。

我吟诵着毛泽东“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的豪迈诗句,抚今追昔,无不深切感受到老一辈革命家,所经历的艰难困苦和取得的伟大辉煌胜利,增强了走好新的长征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和力量!短短的几天游玩很快就结束了,我的心绪难以平静,感慨颇多。


“一滴水可见太阳”,此番隆德之行,收获满满,心情愉悦,使我更加真切具体地感受到,祖国山河的壮美和中华文化的魅力,以及伟大政党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要加真切具体地感受到新中国成立76周年特别是改革开放45年,来取得的伟大历史性成就。在返程的路上,我多次语重心长地教育孙辈们,一定要珍惜时光,好好学习,热爱祖国,热爱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争做一名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

回想起六盘山红军长征胜利纪念馆内,陈列着一幅幅珍贵到史料,我深深地体会到:爱国情怀,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不应当只是书本的概念的,而应当是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生动形象的。特别是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更需要注意从具体到抽象,从实际感受到理性感悟,采取他们喜闻乐见的丰富多样的形式和方法。要倡导开展旅行研学活动,让青少年实地感受祖国大好河山的壮美和革命传统的宝贵。要认真学习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使之成为滋养爱国主义精神的丰富养料。要多了解点一中国革命史,共和国发展史和改革开放史,为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坚实思想基础。

【作者简介】张振兴,笔名:金盾,汉族,1951年出生,甘肃省白银市景泰县人,中共党员,高小文化程度,自幼爱好文学,是一名转业军人,人民警察职业,一级警督。工作之余笔耕不辍,先后多次在辽宁省鞍山日报、前进报、人民公安报和甘肃法制报发表过文章,参与编写《西路军在景泰》、《米山红光史话》等书,从事三十余年人民公安,多次撰写法律演讲稿,巡回景泰各中小学校和企事业单位进行演讲,得到社会肯定和群众的赞荣。因工作优秀曾受到公安部表彰奖励,特别在禁毒工作中突出,曾多次受到省、市政法系统的表彰,荣立三等功。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