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山环绕、植被茂盛、溪流潺潺……每一处景色都是一幅静谧而悠然的画卷。8月5日,记者走进咸阳市旬邑县马栏镇大唐鹿野苑旅游度假区,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色完美融合,置身其中,仿佛连时光都慢了下来。
背靠马栏国有生态林场的百亩森林,有空气负氧离子含量高达4000个/立方厘米的优越条件,还有乡村振兴政策的大力扶持,这是大唐鹿野苑旅游度假区负责人王海虎选择在这里发展生态旅游的原因。
“发展生态旅游,环境很重要。2017年,依托子午岭南端良好的地理位置和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旬邑县被授予‘中国天然氧吧’称号。度假区这块的森林覆盖率高达94%。”王海虎说,“我们的项目2016年开始投资建设,最早采用场地租赁的方式,现在已发展成本地的重要商业项目。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历时9年,我们一步步打造出依山傍水的森林康养度假区。”
漫步在林间听“鸟语”,静静地在书屋阅读,半山坡上还有几只梅花鹿对望相伴……游客安庆余满心欢喜地享受着这里的大美风光。
夏季采摘、烧烤,冬季滑雪、赏雪景。大唐鹿野苑旅游度假区占地300亩,每年接待游客量达40万人次,为旬邑县经济发展注入持续动能。
近年来,旬邑县已建成4个特色旅游小镇,让游客能登山览胜、林间漫步,沉浸式感受“人在景中走,如在画中游”的美妙意境。这是咸阳市发展生态旅游的生动缩影。
“依托生态优势,一方面能发展森林康养、生态旅游等新业态,吸引游客前来体验‘天然氧吧’的惬意,带动餐饮、住宿、农特产品销售等产业繁荣;另一方面能通过生态资源的保护与合理利用,实现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让生态优势成为推动乡村振兴、促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坚实根基。这既守护了自然本底,又能让群众共享生态红利。”咸阳市林业局局长赵强社说。
目前,咸阳市通过争取省市投资和自筹资金的方式,积极发展生态旅游产业,目前已建成森林康养基地6个、森林公园5个。2024年,咸阳市森林生态旅游年接待游客133.3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4719.2万元。
不止在咸阳,陕西各地的生态旅游都在如火如荼地发展。
在汉中市佛坪县王家湾村萤火虫乐园,暮色渐浓时,萤火闪烁,无数微光从枝叶间、溪畔边亮起,像撒落人间的繁星坠入草丛,织成一片流动的星河。孩子们踮脚轻步,生怕惊扰了这些“小精灵”。大人们则驻足凝望,任思绪跟着萤火虫飘回童年的夏夜。
“山里的空气真清爽,晚上凉丝丝的,气温都不到20摄氏度。孩子在草坪上追萤火虫,不光玩得开心,还长了见识。咱们大人也能跟着松松心,这趟来得太值了!”8月8日,西安游客宋智杰说。
王家湾村是佛坪县网红打卡地,近两年旅游综合收入突破500万元。
距汉中市区约百公里的龙头山,7月平均气温仅19摄氏度,成为周边城市游客的避暑好去处。
“目前,我们重点打造了悬空栈道、滑雪场等旅游项目,形成了‘春赏杜鹃夏避暑、秋观彩林冬玩雪’的四季旅游格局,年均接待游客量80万人次,带动周边30余户商户增收致富,同时吸纳周边居民600余人就业,助力乡村振兴。”龙头山景区副总经理王宁说。
天汉湿地公园的四季轮转,藏着时序更迭的细腻笔触;龙头山的云海翻涌,晕染出如诗似画的仙境长卷;黎坪国家森林公园的溪泉草木,漾着沁人心脾的清新雅致;“东方宝石”朱鹮振翅掠过天际,为这片土地缀上灵动的亮色……位于秦岭腹地的汉中,正以独特的自然馈赠为底色,在生态保护与旅游发展的交会处辟新路、探新机。
陕南依托绿水青山发展生态旅游,陕北则在“黄土变绿洲”的生态环境保护中走出了一条以生态治理成果为底色的特色旅游路。
黄土高原的沟壑梁峁间,如今生长出别样风景:榆林的毛乌素沙地,昔日荒漠变林海;延安的黄土风情园,将窑洞文化与生态保护相融;黄河沿岸的乾坤湾,古渡口的故事与生态廊道的建设交织,让母亲河的雄浑与生机共同展现。
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生态旅游,陕西正以秦岭、黄河为骨架,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守护。从朱鹮翩跹、萤火闪烁的秦巴山区,到芦苇摇曳、湿地遍布的关中平原,再到满目苍翠、生机盎然的黄土高原,三秦大地将山水林田湖草沙的自然禀赋与历史人文的深厚底蕴完美融合,实现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共赢,走出一条“生态+”的特色经济发展之路。(记者 田若楠)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