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象网讯(计育青/文)八月的广西,火热的天气难掩秀美山水的魅力,国内外游客穿梭来往于各个景区,探寻这个旅游大省方方面面的新面貌。“移起向新 数智兴农”媒体行活动也在这个时间来到广西,实地探访中国移动在广西的网络基础设施建设进展,了解中国移动发起的“5G+”创新项目如何赋能城乡建设。
通信改造:亮出漓江“无线”美景
广西之美在于桂林山水,而桂林山水的灵魂在于漓江。漓江沿岸分布着桂林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地、漓江风景名胜区等14处自然保护地,都是世界闻名的旅游热点。为了服务好当地居民和游客,多年来漓江两岸露天部署了很多通信线缆、杆塔等设施,虽然确保了通信畅通,但着实影响了两岸景观。2024年8月,漓江风景区线缆杆塔迁建改造工程正式启动,需要改造漓江两岸的多处线缆、通信杆塔。中国移动广西桂林分公司是此次改造工程的牵头企业,同时承担了7处跨江段落迁建改造任务,需新建光缆总长约161公里,跨越4个县区、8个乡镇。
据中国移动广西公司桂林分公司业务管理林义超介绍,在拆除全家洲跨江光缆时,中国移动与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广电合作,资源共享、同步协调,在确保业务正常运行的情况下,快速完成了跨江光缆拆除工作。在拆除冷水码头跨江光缆时,中国移动积极响应广西通信管理局号召,对原有光缆上的业务进行优化调整,挤出光缆资源支持中国电信、中国联通的网络业务正常运行。在各家电信运营商的通力合作下,中国移动广西桂林分公司仅用5个月时间就完成了7条跨江线路点的拆除任务,顺利实现了项目目标。
在长期的经济建设中,全国各地的城乡建设规划都存在一个从粗犷到精细、从各行其是到全盘设计的进步过程,很多早期建成的建筑物、道路建设和水电气、电信等基础设施对城乡观感、地方文旅都有不少负面影响。进行改造费时费力,且很可能会影响到业务的正常运行,一般企事业单位在执行种会遇到很多阻力。在漓江流域通信线缆、杆塔的改造项目中,中国移动广西桂林分公司充分动员、上下同心,短时间内就完成了任务,表现出了央企应有的社会责任心和支持地方经济建设的担当。
据记者了解,影响漓江景观的杆塔线缆被拆除后,通信部门在沿江村落重新组网,部分跨江光缆通过地下管道穿越漓江,从而最大限度减少通信设施对漓江自然景观、航道通航等的影响。现在乘坐漓江游船的乘客们会发现,江面上再无横空而过的线缆遮蔽,两岸原本显眼的通信塔站也隐入风景,很难发现。如今“无线”的漓江,山水风采更胜往昔。
数智文旅:5G全域覆盖遇龙河
遇龙河是漓江在阳朔县境内较长的一条支流,全长43.5公里,以多种多样的亲水活动闻名,每年都有数百万中外游客来这里游玩。为更好地保障游客安全,中国移动广西桂林分公司在2024年与遇龙河景区共同打造了“智驭山水·5G全景守护阳朔遇龙河景区智慧文旅”项目。该项目在遇龙河全域完成了5G网络覆盖,并采用云、AI等技术,在遇龙河沿线75个点位部署了中国移动5G+智慧管理系统,实现了实时监测水情和基础服务、综合安防、通行管理等功能。
进入遇龙河景区指挥中心,大厅里一张大屏上显示着景区全图,各项数据指标随时更新。中国移动广西桂林阳朔分公司技术专家莫剑告诉记者,景区智慧管理系统依托中国移动5G+全域监管平台,实现了“空天地”一体化智能管理,景区各个角落的动态都能实时监控。点击图上某个位置,会呈现智能摄像头回传的画面;系统还集成了5G+无人机,可以随时用于巡查网络设备、流域内智能摄像头等,确保通信和传感系统运行正常;有AI模型自动识别江面上游客行为、竹筏航速,有传感器回传水域污染等数据,这些数据会传到云端进行智能分析,发现问题即可秒级预警,大大提高景区管理效率。
参观过程中,管理系统突然发出预警信息。工作人员立刻查看大屏画面,发现是热门景点富里桥出现游人过度聚集,随即使用中国移动“和对讲”系统联系周边巡逻人员前往现场疏导。从现场回传的视频看到,很快有工作人员赶往现场疏导游客,避免了人员拥挤、落水等风险。据统计,遇龙河景区年初以来已经借助该管理系统处理30多起落水险情。
阳朔遇龙河景区指挥中心主任徐祖鹏表示,中国移动建设的5G+智慧管理系统让景区实现了全时、无缝管护,有效提升了应急能力,改善了游客的安全感和满意度。此外,景区部署的5G网络还让游客能够用手机扫码轻松获取古桥历史、峰林地质等信息,在玩竹筏漂流时利用AR叠加水墨动画。此外,景区还利用中国移动5G+边缘计算搭建了夜间“金龙巡游”灯光秀,营造出了大范围光影流动的3D山水长卷,为游客提供沉浸式文旅体验。
走在遇龙河景区里,时不时还能看到机器人、机器狗在四处巡逻,与游客对话、回答问题。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些机器人、机器狗也都基于中国移动5G网络运行,为景区增添了不少超现代科技色彩。与此同时,景区打造的遇龙河“i游阳朔”平台不仅成为游客智慧出游好帮手,游客还可以通过手机小程序或APP享受景区智能终端全方位服务。
文旅事业要想做大做强,就不能总想着一锤子买卖、赚一笔是一笔,必须要不断增加新设施、新项目、新内涵,让顾客每次都能获得不同的感受、更好的体验。中国移动为遇龙河景区提供了科技平台,不仅让景区管理一跃进入数智化时代,也让原本普通的亲水活动扩展为文化、科学知识、虚实结合/人机结合表演等丰富多彩的游艺项目,为文旅产业的长远发展开辟了一条新路。
科技赋能文教:“龙脊之下”研学中心
在广西龙胜县境内,有着闻名世界的山巅“龙脊梯田”,不仅景色优美,也是人类与自然抗争历史的珍贵写照。多年来“龙脊梯田”为龙胜县吸引了无数游客,也有许多青少年学生来这里游学。为了让学生和游客更深入地了解壮族文化和历史,当地政府与中国移动广西桂林分公司、中国移动咪咕视讯等企业合作,在“龙脊梯田”旁边打造了广西首家机器人与人工智能研学展厅——“龙脊之下”研学中心。
据龙胜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学中心龙脊之下运营负责人刘景介绍,目前该中心已开放“龙虎鏖战”机器人互动漫游剧场、《万物生长》数字影院两个项目。“龙虎鏖战”剧场以壮族民间传说为背景,通过中国移动5G网络连接、控制多台智能机器人演绎壮族先民与恶龙搏斗的史诗场景。记者现场参观了剧场,不得不说,在5G网络的精准调度下,机器人的表现非常惊艳。这些机器人还能与观众实时互动,体验极为震撼。《万物生长》数字影院也极具未来科技色彩,记者在现场观看了以龙脊梯田的生态变迁为主题的超高清影片,在四季变换中观察人们围筑梯田、修护梯田,在梯田中辛苦劳作,再配合5G网络支持的实时互动功能,深切了解了梯田的生态保护与文化传承。
中国移动广西桂林龙胜分公司 项目经理刘慧茹告诉记者,中国移动为研学中心提供了全方位的5G网络覆盖与技术支持。比如在“龙虎鏖战”漫游剧场中,机器人与观众的实时互动反应很快,正是得益于5G网络的毫秒级延迟;《万物生长》数字影院中播放的超清影片数据量非常大,其实时渲染与播放也由中国移动5G网络提供大带宽支持。
据记者了解,“龙脊之下”研学中心的体验项目还有很多,比如针对幼儿园、中小学学生开发的四大人工智能类别、100多个主题课程。中心投入运营之后,吸引了很多游学活动,延长了游客的停留时间,带动了餐饮、住宿、工艺品等产业的发展,有效提升了龙胜县的旅游吸引力,更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了新动能。未来“龙脊之下”研学中心还将与中国移动合作,持续探索5G+AI、非遗技艺互动教学等特色项目。
与遇龙河景区类似,“龙脊梯田”的美景虽然独特,但亮点稍显单一,很难带动当地文旅产业取得更大的发展。中国移动与当地合作构建基于5G、云计算、AI、机器人等技术的互动体验场馆,不但可以与自然景观交相辉映,还因其科技特色而对研学学生形成了更强、更稳定的吸引力,对当地经济、青少年教育都有很好的促进作用,是一种很好的建设思路。未来可以推广到全国各地,让青少年学生从研学活动中收获更多知识和价值。
筑起信息桥梁:5G赋能山村多产业发展
最美的风景总在山水远方,过去要想欣赏这些风景,人们只能牺牲饮食住宿质量和与外界沟通的便利性,而当地居民由于消息闭塞、出行不便,经济发展也非常困难。不过随着现代通信技术的引入,让这一切都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龙脊梯田”景区内的大寨村壮界组,舞燕虹雲酒店老板天刚亮就开启了线上直播,向人们展示晨雾中的梯田美景,不时回复粉丝的提问,手机屏幕上点赞、咨询预订的留言不断滚动。很难想象在偏僻山乡能有如此流畅的互动直播效果,而这完全得益于村里全覆盖的中国移动5G网络。
大寨村党支部书记余琼通告诉记者,2005年之前,本地由于地处深山、地形复杂,对外通信一直非常不便。2005年,中国移动广西桂林分公司在龙脊大寨村开通移动基站,让寨子里的村民能够随时与外界联系。随着旅游业的发展,2016年中国移动在村里部署了4G网络,民宿老板们开始用智能手机接收订单,村民们开始通过朋友圈推销农产品。2020年,中国移动又在大寨村开通了5G网络,不但100%覆盖200多家民宿,还对周边道路和核心景区进行了网络优化,游客们无论在行车途中、观景台上还是民宿酒店房间,都能享受流畅的网络体验。
在5G网络入驻景区后,中国移动广西桂林分公司又为民宿酒店业务带来新的推广引流手段——“千里眼”慢直播业务。舞燕虹雲酒店老板告诉记者,在酒店顶楼安装高清摄像头,就可以24小时直播门前的龙脊梯田风光,再把房间的红瑶服饰等非遗元素嵌入直播画面,通过抖音平台对外传播。开通直播后,很快就有客人被梯田、云海画面吸引而来,下单订房间。在大寨村,像舞燕虹雲酒店这样通过5G赋能实现转型的文旅主体还有很多。目前中国移动打造的“5G+智慧旅游”工程已覆盖景区内主要观景台、民宿、非遗工坊,并通过“千里眼”设备实现了梯田风光、瑶族歌舞、非遗技艺的实时直播。2025年年初以来,龙脊大寨村已通过“千里眼”设备举行了27场直播,吸引了超百万网友在线观看。
据中国移动广西桂林龙胜分公司技术专家潘宇介绍,截至2025年,龙胜县已累计建成500多个4/5G基站。在龙脊大寨景区,中国移动还针对地形特点采用了宏微站结合的组网方式,解决了梯田区域信号遮挡问题,使得景区内处处都能获得稳定的下载速率,为景区内各项产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很多农村地区经济发展较慢的原因主要就是两条:信息闭塞,交通不便。中国多年来大建高铁、高速公路,极大改善了县、乡镇交通不便的问题,中国移动等运营商在广大农村地区加大基建投入、推出普惠式网络通信服务,让农村不在信息闭塞,为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打通了上升通道。
直播、直销:现代网络为边民搭起信息致富路
广西防城港市防城区峒中镇地处边陲,南、西两面与邻国越南接壤,当地村民主要以种植肉桂、八角等特色农产品和中药材为生。过去交通、通信都很不方便,村民们只能花费三个小时将农产品送到集市售卖,费时费力且销路、价格严重受限。经过多年建设,中国移动广西公司在防城港市沿边境线部署了292个4/5G基站,实现了所有行政村和99%的自然村全覆盖。网络搭起了信息致富路,村民们开始在家查看市场行情,通过电商平台、社交软件销售农产品,省时省力且收入也增加了。
网络不仅拓宽了农产品的销路,也改变了村民的生活方式。在沿边的细坑村,很多人家安装了“移动看家”摄像头,让外出务工的年轻人可以随时看到家里的儿女、老父老母,时不时说上几句话,稍解思念之苦。
随着网络畅通,峒中镇的米酒产业也迎来发展良机。当地人积极利用各类网络平台推广峒中米酒,搭建线上销售渠道,传播峒中米酒的故事,使得销路越来越广。2020年中国移动开始在镇上建设5G网络,并根据酒厂的直播需求开通了千兆宽带,进一步增加了当地米酒的线上销售量。2021至2025年间,当地的防城港市峒中酒业有限公司实现跨越式发展,峒酒系列产品新增广西境内代理商30家,销售网点突破6000家,销售额达1500万元。如今当地从事直播带货的村民越来越多,还将文旅、教育、中草药等产业与米酒融合发展,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今天的防城港市边境村民已经与广阔世界紧密握手,借助信息网络踏踏实实地走上了致富路。事实证明,中国移动等电信运营商在偏远地带投资建设5G网络、千兆光网,让国家能够更有效地管理边疆、发展边疆经济,让当地百姓生活更方便、有机会抓住更多商机,运营商自身也能从当地经济发展中获得更多收益,完全是利国利民利己之举。
贴心服务:让入境用户快速获得高品质数智体验
广西防城港东兴市与越南隔河相望,这里有中越之间最便捷的陆路通道之一——东兴口岸。据统计,2025年1-7月东兴口岸出入境人员超过515.6万人次,对跨境通信服务的需求非常旺盛。为服务当地经济发展、方便边境来往人群,中国移动广西公司依托北仑营业厅打造了边境通信服务体系。
在中国移动北仑营业厅内,记者看到很多入境的越南用户正在排队办理业务。现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鉴于办理业务的越南用户非常多,营业厅专设有越南语专席,同时还配备了支持84种语言在线翻译、16种语言离线翻译的智能设备,可以与越南、柬埔寨、印度、俄罗斯等多国游客“无障碍”沟通。近年来,该营业厅年均接待3000多位来自越南等国的外籍客户,2025年1-7月越南语专席已经接待了2400多人次。
与此同时,中国移动广西公司还在东兴口岸设立了越南入境客户服务专区,为入境的越南游客提供从手机号码开通、套餐选择到业务咨询的一站式服务。越南游客凭护照或通行证即可快捷办好业务,大大方便了入境用户。
近年来中越、中国-东盟经济往来日益密切,东兴口岸人员物资交流也越来越多。为支持东兴市经济建设,中国移动广西公司持续强化边疆网络覆盖,重点提升了广西东兴产业园区、东兴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口岸及边民互市贸易区的网络质量,先后在东兴市建设、开通了291个5G基站,5G+MR覆盖率达99.2%,为边贸往来提供优质通信保障。
从城市到乡村,从服务行政管理到推动社会经济发展,中国移动积极配合广西各地建设需求改进网络基础设施、升级服务能力,为广西各行各业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坚定地扛起了央企的责任担当。如今5G-A正在大步迈向全面商用,AI技术也在快速与各行各业的核心业务深度融合,中国移动是这些领域的领导者,从网络和算力基础设施、大模型到上层应用都拥有全球领先的能力,这些能力与广西的山水美景、优势产业结合必将爆发出更强大的活力,带动广西经济建设更快发展。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