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小渔的行旅日记,走走停停,和我一起看西安。
徒步秦岭的次数多了,也遇到过许多深山寺庙。
和西安城里那些规模宏大的古刹不同,秦岭山里的寺庙,往往因为山势所限十分“小巧”,建筑布局也和传统寺庙不同。
到秦岭“小华山”嘉午台游玩时,我就遇到了一座“神秘”寺庙。它的几间大殿分散在几座山头,还供奉着终南山中唯一一尊肉身菩萨。
它就是——破山石护国寺。
嘉午台在西安户外圈儿里是鼎鼎有名的存在。
其位于西安长安区引镇白道峪深处的山梁之上,原名“东五台”,由五座挺拔险峻、奇俏突兀的山峰组成。因风光奇绝、颇为险峻,得名“小华山”。
没有门票,风景又美。既可以从白道峪直接进山(仍然需要一定体力),又和大峪、小峪等多个秦岭峪口相互贯通、互为环线,能够满足不同段位驴友的需求。
你就说,这样的嘉午台,能不火吗?
与此同时,嘉午台也是一座佛教名山。
自隋唐起,这里便寺刹林立,香火鼎盛。如今我们登顶嘉午台的途中,仍然能看到三步一龛、五步一洞的佛迹。
而破山石护国寺则是其中最令人“惊奇”的一座古寺了。
事情是这样的,登上嘉午台著名的小梯子“登云梯”后,有一块平台。
这里是嘉午台的最佳打卡点之一(上图),推开小木门能够拍到居高临下、俯瞰群峰的氛围感照片。
就在这个平台上有一座地藏殿,殿旁墙壁上挂了“嘉午台破山石护国寺山界”摩崖石刻的照片,石头围墙上还有一座高塔,旁边隐蔽处的石壁上刻有“民国二十二年”的字样。
嘉午台中此类佛迹很多,我们也只是匆匆看了一眼,便继续开始爬山了。
等到后来抵达嘉午台的另一处标志性景观“破山石”前的平台时,才惊觉这座地藏殿的“来历”。
来过嘉午台的朋友,应该都在这块破山石前拍过照吧!
这是两块相对的石头,崖壁垂直如削,仿佛被一把巨斧从中劈开。登顶嘉午台的必经之路需要从这条“劈”开的石头缝里穿过。
破山石前有一方不大的平台,我们在排队等候拍照的时候,一回头,才发现原来平台拐角处还藏着一座寺庙,它就是破山石护国寺。
破山石寺所处的位置非常“隐蔽”,寺庙下面是悬崖峭壁。游客是顺着一条悬崖小道登上“破山石”前的这处平台的,爬上来之后如果直行,是很难发现背后还有一座寺庙的。
而等我们了解到这座寺庙背后的历史,更是庆幸当时并没有“错过”它。
根据现存摩崖与《长安县志》等资料记载,破山石护国寺始建于唐初,贞观元年(627)朝廷即在嘉午台刊碑划定寺院范围,成为长安城南“十方道场”之一。寺内有一个天然石洞,清代西藏活佛达赖、班禅赴长安时曾驻锡于此,因而得名“喇嘛洞”。
因其处秦岭咽喉,山高林密,既可俯瞰长安,又易避世清修,成为终南山隐修的一处重要节点。
而破山石寺最神秘的地方还在于,这里保存着“终南山唯一保存最完整、最殊胜的肉身菩萨”。
1997 年,比丘尼能忍在此圆寂,弟子建砖塔一座;2010 年移塔时,发现其肉身完好未腐,且衣服保存完好。“肉身菩萨”是高僧圆寂后肉身不腐的神奇现象,科学尚不能明确解释这种神奇现象的原因。
而这,又为秦岭终南山增添了几分神秘的人文色彩。
我们来时破山石护国寺的大门未开,我们从其外崖壁上的介绍,了解了这番人文往事。
而后突然反应过来,原来之前我们遇见的那座地藏殿(旁边挂着“破山石护国寺界碑”),就是这座寺庙里的一座大殿。
一座寺庙,大殿和大殿之间还得翻山越岭,这究竟是“山即寺”、还是“寺即山”呢?
最后还是说一些旅游实用信息,想来的朋友可以参考:
坐标:西安市长安区引镇嘉午台
门票:免费
交通:登嘉午台有很多路可以选择,正门在秦岭白道峪,也是最适合普通人的路线。自驾游直接导航即可,可以把车开到登山口,旁边有一个停车场;自由行可以坐739路公交车至“嘉午台”公交站。下车之后顺着嘉午台村往山里走,半小时左右可以走到入山口。
其他:嘉午台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并非普通风景区,需要一定体力。另外游览时记得带走随身垃圾,共同维护环境。
想了解更多冷门、好玩的旅游地,欢迎大家关注“小渔的行旅日记”。和小渔一起发现世界更多美景吧!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