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坑在明朝末年仍没得名,此地域有柯屋寨、金瓯寨、金鼎寨,三足鼎立。 是农村地方,隶属揭阳县蓝田都十图。南连潮汕平原,在榕江北河与汶水溪交汇处,是两河冲积地,土地肥沃,物产丰富,金鼎寨东门山麓有条清水沟流过,附近有温泉水涌出流入沟中,称之为“汤沟”,它在水门仔与邱屋寨洋水汇合,流入柯屋寨与金鼎寨中间沟中注入榕江北河。沟宽6-8米,长线2公里,有数座小石桥、小木桥与两岸相接。汤沟水清澈见底,鱼虾戈游,群鸭戏水觅食,沿岸鱼塘密布。堪称小桥流水,一派南国田园风光,四周群山环绕,原始森林茂盛。
金瓯寨;凤凰摄
榕江北河、汶水溪,沿岸翠竹繁茂,树木参天,渔翁撑着竹排,鸬鹚轮番潜水捕鱼,村前村后,稻田一望无际,村后果树成林,郁郁葱葱,环境幽静,温泉密布,有温泉之乡美誉,如此宝地实得大自然之恩赐。
县城一隅,凤凰摄
柯化鹏授命为官,在职期间(壬申年)即1632年,40岁筑柯屋寨。另一名仕罗万杰,明末任朝廷吏部主事,因母亡归里,筑金鼎寨。两人在本地长大,熟悉本地环境;在外为官见多识广,怀着对家乡的热爱,他们捐款为乡亲们修建汤湖,造福乡民。
柯化鹏与罗万杰
取之不尽的温泉水,因顾名思义称为“汤",把泉眼挖大、挖深、挖长之后称之为“坑”,取名“汤坑”,这就是汤坑地名的由来。请工匠在温泉眼处挖造蓄水池,筑堤建闸门,再引清水注入以调节水温,筑围墙建大门取名“汤湖”,竣工之后外观很气派,池水清澈,水温适宜,是乡人沐浴的好地方。沐浴温泉使人感到身心得益,倍感舒适,心旷神怡。沐浴者与日俱增,周围邻县乡亲慕名三五成群结伴而来,深受称赞,从此汤坑人丁兴旺,为开辟汤坑墟奠定了基础。
凤凰摄
汤坑地处平原与山区的交界处,是当时物质流通的中转站。上述二人有卓越的远见及超人的胆识,有坚如磐石的决心,商议之后把两寨连成一片,建一个墟场,并取名汤坑墟。1645年3月29日开市,设店260间,商贾如云,热闹非常。 从此,汤坑成为闻名遐迩的温泉古镇。两位先人功不可没,值得后人传颂。
图:天籁文化
现在汤坑镇是有十万人口的县城所在地。是温泉之乡,也是华侨之乡,充满现代气息的城镇,是兴梅与潮汕的枢纽,潮汕地区的后花园。随着新区的开发, 她的前景更加美好。
文:柯宗钦
编辑:可燃冰
丰顺手信•潮客特产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