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欧阳宏宇
今年暑期,影视剧取景地打卡游火爆“出圈”,越来越多游客“为一部电影赴一个目的地”。“跟着电影去旅行”不仅是热门的旅游方式,也在成为感受传承非遗的新兴途径。
8月16日,在成都举行的纪录电影《白马姐妹》首映仪式上,多位专家及业内人士指出,以光影作为桥梁,激活了小众旅游目的地发展新篇章。随着影片热度与区域商务、旅游资源的深度绑定,实现了电影院流量和城区、景区消费流量的双向引导。
作为东亚最古老的部族之一,白马人被誉为“人类活化石”,世代栖息于四川、甘肃交界的大山深处。这个古老族群有语言无文字,却凭借口耳相传与身体实践,将“跳曹盖”“圆圆舞”、民歌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延续至今。
据介绍,《白马姐妹》这部纪录电影正是以,居住在平武县厄哩寨的白马人伍音早四姐妹为主角,通过八年拍摄,横跨二十四载,以山寨重建为现在进行时的叙事线索,讲述了四姐妹一家20多年间的生活变迁。
记者注意到,在影片中,融入了大量的白马藏族的历史传说与文化细节。比如,四姐妹与白马乡亲身着传统服饰,戴着面目狰狞的“曹盖”载歌载舞为乡民祈福;白马人齐唱濒临失传的古老歌谣《太阳歌》《招魂歌》等。
虽然没有呈现在博物馆里,这些存在于烟火人间的非遗标本正在通过旅游和风情体验的形式发扬和传承。
伍音早告诉记者,早在电影拍摄期间,她和姐妹们就张罗起了“农家乐”,主打民族风情体验。“客人来了之后除了可以体验藏餐,还能和她们一起一起跳歌庄,穿民族服饰拍照留念。”
“无论观众看了电影后去当地旅游消费,或者是对当地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都让电影和旅游双向赋能。”在影片总策划、四川旅游学院文旅传媒研究院院长晋超看来,对电影而言的话,本身有故事有内容,有发生地,还有人物原型,旅游因为电影增加了流量,电影又因为旅游又拓展了深度的体验,这一种产业链的延伸。
今年,热门电影的拍摄地也迅速成为游客的心仪“打卡地”。据途牛、同程旅行等平台数据显示,得益于电影的热映,西安、广州的出游人次环比分别增长了12%和10%,车墩影视基地的搜索热度环比上涨了80%。
“一切景语皆情语,没有这部纪录片,观众根本不知道原来的白马是什么样,因为在这部影片里,山和水都参与了表演。”影片总导演、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张同道认为,影片的主人公所生活的空间不仅仅是风景,更是一个背景。“假如观众能跟着电影到了另外一个地方,体验另外一种文化,另外一段人生,让有限的生命丰富多彩是一件很愉快的事情。”
平武县作为白马人在四川的重要聚居地,其文化转型与传承在影片中得到饱满呈现。如今,随着高速贯通与影片上映,更多类似于平武的小众目的地正迎来新机遇。据主办方介绍,影片未来正式上院线公映后,每张电影票还附赠超值优惠消费券“大礼包”,用以实现电影院流量和旅游消费流量的双向引导。
“怎么既发展生产力又保护生态,在保护珍稀动植物和让当地人幸福生活之间取得平衡,这部片子提供了一种解决方案和观察视角。”西南财经大学西财智库总裁汤继强表示,在强调文旅深度融合的大背景下,处理好生态脆弱地区人和自然的关系是一个重要课题;通过打卡电影取景地,解锁“奇妙之旅”,也是映照了新发展理念。“从这个角度来讲,这不仅是一部电影,更是一种立体生动的民族故事的再现。”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