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忙得接不过来”——在浙江安吉,“玩水”不只是简单嬉戏,而是跟随专业溯溪线路设计师体验浅滩、石浪、深潭、沉积岩、峡谷等多样景观,随着这一旅游业态的火爆,周边的村咖、农家乐、民宿也迎来客流高峰,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在此享受生态之美的游客或许很难想象,20年前这里“酱油是什么颜色,水就是什么颜色”,只因群山间遍布着70多处矿区和水泥厂,村民依靠开山采石获得短期收益,却付出了山体疮痍、溪流浑浊、烟尘蔽日的环境代价;后来,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两山”理念,为他们指明了这条实现发展与保护环境协同共生的幸福之路。
“两山”理念打破了之前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非此即彼的对立关系。作为这一理念的发源地,安吉以亲身经历告诉我们,绿水青山本身就蕴含着无穷的经济价值,可以源源不断带来金山银山。安吉最大的石灰岩矿坑经复绿改造后,已是有山有水的生态度假区。今天的安吉,“石头经济”被绿色经济取代,全县地区生产总值从88.96亿元增长到675.57亿元。
安吉的蜕变犹如星星之火,点燃了全国践行“两山”理念的燎原之势。它带动了全国很多地方的葱郁森林、清新空气、清洁水源变身为一个个流动的生态产品。在河南信阳,退耕还林使大别山北麓的森林覆盖率达到70%,“天不亮就听见各种鸟叫”,由此带来的独特“观鸟经济”带动当地村民人均增收超2万元;在山西右玉,几十年防沙治沙、用汗水换来的“绿色家底”,成了当地发展森林康养的天然资本,现在适合全家出游的旅游线路人气正旺……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生态旅游游客量达27.61亿人次,同比增长9.1%。如今,我国在12个地区开展首批国家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300多条生态旅游路线带来超万亿的市场活力,也成了打造消费新场景、培育消费新增长点的重要抓手。
“两山”理念带动全国各地的生态环境质量实现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的改善。与10年前相比,全国重点城市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累计下降56%,重污染天数减少92%;长江干流连续5年、黄河干流连续3年全线水质稳定保持Ⅱ类;90%的陆地生态系统类型和74%的国家重点野生动植物种群得到有效妥善保护。
“这里(安吉)具有历史意义,‘两山’理念诞生于此,又已远超于此。对非洲国家和其他一些国家而言,‘两山’理念是一张蓝图,指引着人们破解发展与生态难题。”卢旺达“今日基加利”媒体集团电台主管克里斯托弗·基温格的话,道出了中国行动为这份蓝图提供的有力支撑:近20年来,中国新增植被覆盖面积约占全球新增总量的25%,居全球首位;中国建成了全球最大的清洁发电体系和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规模,能耗强度下降与大气质量改善速度全球最快。
以自身实践讲述着“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的安吉余村,在2021年被列入联合国世界旅游评选的首批“世界最佳旅游乡村”。对于未来的发展,安吉县文体旅游局党委书记、局长罗福娣信心十足:“我们力争在三年内使入境游客数量突破30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增长300%,让安吉成为世界级的生态旅游目的地,让我们美丽乡村的幸福感在全世界传递。”
青山作证,绿水为凭。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伟大实践,不仅重塑了中国的发展面貌,铺就了美丽中国的幸福底色,更以其深刻的哲理和成功的路径,为全球可持续发展贡献了宝贵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文丨孙诗乔 编辑丨赵静)
责任编辑:赵静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