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4日,由昆明市委网信办组织开展的“旅居昆明食菌季”昆滇网络名人悦享会,在昆明市城市园林策展体验中心举行。活动围绕“野生菌”这一现象级IP,邀请专家、行业从业者等,从多个角度畅聊如何推动野生菌产业破圈升级,助力昆明市旅游产业融合发展。
野生菌市场成昆明文旅新符号
本次分享活动,邀请了云南省野生菌保护发展协会会长刘培贵,昆明市餐饮与美食行业协会名誉会长,中华美食文化大使李孟泽,野生菌研究科普大V“食亦蘑菇君”,云南省木水花野生菌交易中心总经理成爱丽,云南省野生菌保护发展协会文化会长、云南省食用菌协会文化会长文官亮及昆明市城市园林策展体验中心负责人佟佳进行分享。
作为当下最火的野生菌交易市场之一,云南省木水花野生菌交易中心已经成为游客的热门打卡点。在野生菌产业迅速发展的当下,如何将木水花打造成“超级市场”,并依托“市场游”塑造昆明城市IP,成爱丽也分享了自己作为从业者的角度和观点。
成爱丽介绍,木水花野生菌交易中心年交易额已达120亿元,交易中心汇聚了268个种类,构建起了庞大的“野生菌宇宙”和实物版的菌博物馆。从常见的牛肝菌,到珍稀松露,在这里,形成了一个超级野生菌市场。“24小时不间断的菌市烟火,让凌晨菌摊成了独特的风景。当游客举起镜头,记录交易喧嚣、菌商忙碌,这些场景便突破单纯买卖属性,成为昆明文旅新符号。”成爱丽认为,当交易边界被打破,木水花也不再只是行业交易市场,更成了游客感知昆明文化的窗口。而这也有助于野生菌交易场景与城市记忆、文旅体验深度融合,把云南野生菌资源优势,转化为文旅流量入口,让产业自带“打卡属性”,为城市文旅注入烟火气与独特性,实现产业价值向文化传播、吸引游客的多元延伸。
产业融合反哺野生菌产业升级
近年来,通过探索“市场游”的可能性,木水花也在文旅融合纵深探索中找到了更多新的可能。通过打造沉浸式体验项目,如开设野生菌科普馆等,让游客能更好地了解菌菇知识、鉴别技巧,参与手工制作菌菇文创作品。此外,构建“野生菌交易+特色餐饮+城市漫步”的文旅路线、完善配套服务等工作,能够更好地降低体验门槛,让不同背景的游客更好地融入本土文化,为“旅居昆明”增添野生菌主题的独特体验。
成爱丽表示,从城市品牌塑造的意义来看,独特野生菌文旅标签,在区别于传统文旅目的地的情况下,强化了昆明“生态+烟火+体验”城市印象。在野生菌产业与文旅融合方面,木水花进行了更加多元的探索。当游客因野生菌场景停留,会带动周边住宿、餐饮、文创等产业发展,也能形成新的文旅消费增长点。长远来看,这种产业融合模式也能反哺野生菌产业升级,推动昆明文旅产业结构优化,助力城市在旅居市场中,以差异化站稳脚跟,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持续赋能。
来源:都市时报
全媒体记者:李瑞莹
编辑:冯颜
审核:钟玲
终审:许建龙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