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擎轰鸣划破山谷宁静,轮胎碾过溪涧激起水花——在临朐县五井镇,越野卡丁车正成为串联山水与乡村的新纽带。从马庄村3.6公里的复合型越野赛道,到隐士村12公里的全地形“天然地貌教科书”,这片山水田园间,传统村落与现代运动的奇妙碰撞,正奏响别样的乡村乐章。
“3.6公里赛道涵盖山地、丛林、涉水等地形,日均接待百余名游客。”齐鲁1号越野卡丁车俱乐部负责人赵曙光指着石河河谷的赛道介绍。依托石河天然地形开发的越野项目,不仅填补了临朐户外越野体验的空白,更让马庄村成了“网红打卡地”。
而在不远处的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隐士村,另一场速度与山水的邂逅更显热闹。这里的12公里赛道堪称越野爱好者的乐园:陡峭山路考验操控,丛林小径带来“擦身而过”的心跳,坡顶处白墙灰瓦的古村与漫山柿子林构成绝美背景。“最妙是涉水区,水花溅起时暑气全消!”游客张扬刷到抖音而来,赛后还迷上了村里的环山路,“慢悠悠骑行看风景,解压又治愈。”
蛟龙越野俱乐部的8辆卡丁车忙得不停歇,工作日日均接待超100人,周末峰值达300人次。“不管是来独自放飞,还是带三五好友来PK都合适。”负责人郭新鸣笑着说,“隐士村不只有古村和柿子,更有这份山水间的速度与激情。”
当卡丁车的引擎声在山谷间持续回荡,这项充满活力的运动已悄然成为撬动五井镇乡村振兴的支点。在隐士村,“山柿产业+古村文化+生态运动”的融合模式成效显著:游客们赛后逛古村、尝五井全羊宴,形成“运动—观光—文化体验”闭环。村里的隐士产业园作为江北最大景观柿子晾晒基地,开发出“柿柿如意”挂件等30余款文创产品,山柿文化节单日销售额破万元,实现从“卖柿子”到“卖文化”的跨越。
这种活力正辐射周边。马庄村将卡丁车项目与嵩山峡谷漂流串联成旅游闭环,石河沿线村庄建起特色美食街,发展皮筏运输等配套产业,年增村集体收入十万元,带动百余名村民家门口就业。
“点上突破、周边联动”的效应,通过五井镇创新的片区经营模式持续放大——以隐士村为核心,探索“三连片”发展路径:环境连片提升、产业连片发展、资源连片投入。镇村资产运营公司的成立,让卡丁车、民宿、漂流等项目实现集约化运营;隐士至常家嵧环山道路的修建,则让乡村资源与市场高效对接。
夕阳下,古村炊烟与卡丁车残影相映成趣。五井镇用“文旅+生态”“文旅+农业”“文旅+运动”的多维探索,证明绿水青山间既能安放田园牧歌,也能承载速度激情。当游客为赛道而来,却因文化与乡愁停留,这里的乡村振兴故事,正写下更生动的注脚。
新黄河客户端:贾秀媛
通讯员:魏先萍 申雅琪 王庆伟
编辑:李婉清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