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树掩映、清水绕村,房前屋后整洁有序,庭园菜畦生机盎然,一幅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画卷正在天水秦安莲花镇徐徐铺展。为切实改善镇域环境面貌,提升居民生活品质,莲花镇党委、政府将人居环境整治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先手棋”和“硬任务”,聚焦堵点痛点难点,精准施策,攻坚克难,不断推动整治工作走深走实,取得显著成效。

一笔勾画“责任图”,筑牢整治强根基。坚持高位推动,构建“主要领导负总责、班子成员包片、驻村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组、党员包户”的“网格化+责任制”精细管理体系,实现“定人、定责、定区域”无缝覆盖。将整治成效作为村级年度考核重要指标,层层传导压力,级级压实责任,形成“高位推动、责任明晰、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强劲工作格局,确保各项整治任务落地生根、高效推进。

重墨点染“新底色”,全域焕颜展新姿。聚焦环境顽疾,靶向发力,全力推进“三清三治三评一靓”行动。垃圾治理体系化,科学布局垃圾收集点,完善“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处理”链条,陈年垃圾基本清零,生活垃圾实现日产日清,乱扔乱倒现象得到有效遏制,垃圾分类意识深入人心。污水治理精准化,镇村生活污水收集处理率显著提升,无序排放得到有效管控,黑臭水体基本消除,河畅水清景美重现;村容整治精细化,房前屋后乱堆乱放、公共区域乱搭乱建、墙面乱贴乱画现象明显减少;实施村庄绿化美化,见缝插绿建设“四小园”(小菜园、小果园、小花园、小公园);公共空间井然有序,绿化覆盖率显著提升,隙地变绿地、庭院成花园,乡土风貌更加协调美观;路域环境品质化,大力实施道路美化工程,坚持“点线结合,箱地结合”原则,围绕蔡莲路沿线打造了郭河小公园、桑川广场公园等系列小景点,以蔡莲路、莲四路、喇双路及通村路为“线”,种植花卉苗木,形成层次分明的立体化风情路线体系,打造“畅、安、舒、美”的乡村路网,成为串联美丽画卷的靓丽“丝带”。

丹青共染“同心卷”,群策群力美家园。坚持共建共治共享,激发内生动力。多渠道、多形式宣传引导,营造“人人参与、家家行动”的浓厚氛围。党员干部率先垂范,带头清理整治。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全面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常态化开展“美丽庭院”“人居环境整治先进村”等评比表彰,树典型、立标杆。群众观念实现从“要我整治”到“我要整治”的根本转变,自觉维护环境成为新风尚,比学赶超、争当先进的氛围日益浓厚,长效管护的群众根基日益牢固。

工笔细描“长效卷”,精管善治固成果。着眼长远,着力构建长效管护机制。制定完善环境卫生保洁、绿化养护、设施设备维护等系列管护制度。建立镇村两级常态化巡查监管队伍,确保问题及时发现、快速处置。积极争取上级项目资金,保障镇级财政投入,探索多元化筹资渠道。初步建立起“有制度、有标准、有队伍、有经费、有督查”的“五有”长效管护机制,有效防止“整治-反弹-再整治”的怪圈出现,确保人居环境整治成果持续巩固提升,美丽画卷常绘常新。

执笔耕耘结硕果,宜居长卷焕新颜。经过秦安县莲花镇上下的不懈努力,莲花镇人居环境实现了华丽蜕变:“脏”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全域卫生状况根本好转,垃圾污水治理水平跃上新台阶;“乱”的现象得到根本遏制,村容村貌秩序井然,乱搭乱建、乱堆乱放基本消除,路域环境焕然一新;“差”的短板加快补齐,基础设施日益完善,道路硬化亮化、文体设施等短板得到有效弥补;“美”的颜值不断提升,绿化美化扮靓村庄,“四小园”点缀其间,田园风光与整洁环境相映成趣;“人”的意识显著增强,文明卫生习惯逐步养成,共建共治共享美好家园的氛围日益浓厚,乡村振兴的生态底色更靓、幸福成色更足。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