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全媒体记者 杨佳俊 通讯员 欧阳孟瑶
双拥宣传牌、双拥示范街、双拥主题广场……盛夏时节,走进雁城衡阳,随处可见的双拥元素,让人感受到这座城市火热的双拥热情。
衡阳是将帅之乡、红色热土,更是驻军大市、兵员大市、优抚安置大市。近年来,衡阳市赓续双拥光荣传统,用心用情用力务实开展双拥工作,双拥共建再结硕果——今年衡阳市第四次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称号。
深化国防教育,厚植家国情怀
8月1日,衡阳市革命烈士陈列馆内人头攒动。观众们透过一幅幅历史图片、一件件革命文物重温衡阳革命历程,近距离感受先烈们深厚的家国情怀。
讲解员刘佳告诉记者,暑假以来,陈列馆参观人数持续攀升,既有本地市民,也有外地游客。
不断升温的红色旅游正是衡阳市扎实推进国防教育工作的生动写照。
近年来,衡阳依托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通过打造精品红色旅游线路、创新沉浸式教育体验、开展主题宣讲活动等方式,让革命文物“活起来”、红色故事“传开来”、国防教育“实起来”,形成了“游中学、学中悟、悟中行”的国防教育新模式,使红色基因融入城市血脉,把国防观念与双拥精神铭刻在雁城人民心中。
与此同时,衡阳市持续开展优秀退役军人学习宣传,常态化组织全民国防教育及双拥宣传“六进”活动,举行立功送喜报、入伍欢送和退役欢迎等,在全社会营造尊崇军人职业的浓厚氛围。
落实优待政策,让尊崇可感可及
“军创园有政务中心可以办理企业注册,办公场地都装修好了,家具齐全,直接拎包入驻,非常方便。”面对记者采访,衡阳元煜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王力称赞道。
王力所说的“军创园”,全称为衡阳市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园。为助力退役军人更高质量创业,2022年5月,衡阳市依托衡阳国家高新区双创中心,以“园中园”模式成立了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园。
“园区围绕就业见习、技能培训、学历教育、创业孵化四大平台功能,在租金、税收、融资、人才引进等方面量身定制9大优惠政策。”衡阳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双拥科科长黄旭告诉记者,2023年正式运行以来,园区累计引进军创企业40余家,带动解决3000余名退役军人就业。
一直以来,衡阳市将解决军人“后路、后院、后代”摆在重要位置,坚持军地互提需求、互办实事“双清单”的做法,为军人和军属办实事、解难题,切实提升军人军属的荣誉感和获得感——推出市内公交免费、公办景区首道门票免费的“两免”措施,2024年全市累计为退役军人减免公交费用约408万元,减免景区首道门票费用约150万元;创新拥军机制和工作模式,帮助官兵解决家属安置、随军家属及时就业、军人子女择校入学等问题,让官兵安心服役、无后顾之忧。
同心聚力,共谱双拥壮美交响曲
“感谢党和政府的关心,感谢社会各界的关爱!”7月29日,衡南县岐山镇鸡笼村塘泥冲组,面对前来慰问的衡阳市爱国拥军促进会工作人员,93岁的老兵成召瑞郑重地敬了一个军礼。
成召瑞21岁应征入伍,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因表现突出荣立个人三等功。尽管年事渐高,但在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关心帮助下,成召瑞吃穿不愁、生活安稳。
近年来,衡阳市不断探索社会力量参与拥军的有效模式。2024年10月,衡阳市爱国拥军促进会成立,辐射带动100多家企事业单位投身爱国拥军事业。
“促进会一头连着党委政府的拥军部署,一头牵着军人军属的急难愁盼,一头汇聚社会各界的爱心力量。”衡阳市爱国拥军促进会秘书长尹慧明介绍,这样既能精准传递政策温度,又能高效回应实际需求,更能激活全社会拥军热情,让“政府主导”与“社会协同”在服务军人军属的实践中无缝衔接,让每一份拥军心意都能转化为解困纾难的实效。
不仅如此,衡阳市还积极打造“爱国拥军示范一条街”,招募90多家拥军企业、门店,为军人军属、退役军人及其他优抚对象提供一系列优惠措施。
现在,衡阳市已经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协同”的拥军新格局。多元主体同心聚力,共同谱写新时代双拥工作的壮美交响曲。
来源:华声在线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