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南京市青少年公益研学项目由南京团市委、市少工委联合南京市圆梦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共同开展。该项目重点服务困难家庭儿童、城市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子女等,依托“南京市少先队校外实践教育地图”,带领他们学游南京,感受家乡南京的温暖与魅力。
走进古老厚重的南京城墙博物馆
触摸岁月的印记
踏入长江路人防教育体验馆
学习实用的防护知识
奔赴中共代表团梅园新村纪念馆
追寻红色的革命记忆
探访江宁水-PARK科技馆
探索水资源的奥秘
……
每一处风景,每一次体验
都如同一颗璀璨星辰
照亮了研学少年们的求知之路
让我们一同走进他们的
精彩研学时光
01
南京城墙博物馆
7月29日,在南京城墙博物馆内,古老的城砖如宝藏般吸引着研学少年们的目光。讲解员生动地讲述着城砖的历史和文化,从城砖的制作工艺到它在古代城市防御中的重要作用,每一个故事都像一把钥匙,打开了研学少年们心中对历史的好奇之门。原来,这些看似普通的城砖,竟然承载着如此厚重的历史,它们见证了城市的兴衰变迁,是岁月留下的珍贵印记。
参观结束后,研学少年们来到手工体验区。在老师的指导下,制作起了微型城砖。“我要刻上自己的名字!就像明代的工匠那样!”笑声中,孩子们体验着泥坯在手中塑形的奇妙感受。这不只是一个小小的手工作品,其中更是凝结着六百年匠心与民族智慧。它让孩子们明白,历史并不是遥远而枯燥的,而是能够通过亲身体验去感受和理解的。
研学少年:邓娅楠
这次研学让我大开眼界!原来明朝人超级认真,每块城砖都像我们的作业本一样要写名字,哪里做的,哪个管的,有问题马上能找到人!
02
长江路人防教育体验馆
8月2日,长江路人防教育体验馆内防空警报声响起。研学少年们在讲解员的介绍下,了解防空洞的多样用途。他们惊讶地发现,地铁原来也可作为防空洞。
在急救技能学习环节,讲解员通过互动问答的方式,带领研学少年们掌握了多项实用技能:练习海姆立克急救法,亲手完成担架制作。合影时那句“希望永远用不上”的真诚愿望,为这堂生命教育课画上了温暖的句号。
研学少年:付皓晨
今天研学课太有意思啦!我学会了用绳子制作简易担架,原来要用到两种神奇的绳结。看着简单的绳子在我们手里变成能救人的担架,感觉自己也变成了小小急救员!
03
中共代表团梅园新村纪念馆
8月3日,研学少年们走进中共代表团梅园新村纪念馆,开启红色寻访之旅。在周恩来总理铜像前,孩子们神情肃穆地献上花篮,庄严宣誓,让信仰的种子生根发芽。
随后,孩子们跟随讲解员老师,沉浸式地走进了那段风云激荡的岁月。在梅园小院,触摸斑驳砖墙,仰望宁静窗棂,当年谈判的暗流涌动仿佛近在眼前。这场寻访,孩子们深刻理解了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周恩来总理那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铿锵誓言,在研学少年们的心中久久回响。
研学少年:郑吕瞳
长大后,我也要用知识当砖瓦,为祖国筑起更坚固的长城!
04
江宁水-PARK科技馆
8月7日,研学少年们来到江宁水-PARK科技馆展开奇妙之旅。刚进入展馆,巨大的球形LED屏幕便以震撼的视觉效果吸引了所有人。当讲解员介绍到“地球上的淡水资源仅占全球总水量的不到1%,而其中约70%被封存在冰川中,剩余多为难以开采的深层地下水,人类真正能直接使用的淡水不足0.3%”时,同学们不约而同发出惊叹。
在游戏互动区,研学少年们通过仪器测量身体含水量,参与节水游戏学习实用妙招,进行知识问答PK比拼水知识储备,观看3D电影《小水珠的奇妙之旅》,深刻体会到每一滴净水的来之不易。
研学少年:蒯歆扬
今天我明白了,水的文化是博大精深的,我要成为“长江小卫士”。
每一次体验都是成长的养分
每一次学习都是进步的阶梯
愿研学少年们
带着这份宝贵经历
在未来道路上
绽放更耀眼的光彩
来源:青春南京
南京广电·牛咔视频责任编辑:毛佳音
主编:刘强、顾青
本文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果分享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者所标来源非第一原创,请后台私信,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